春天喝粥怎么选料
主料要“温” 春季饮食要遵循《黄帝内经》里提到的“春夏养阳”原则,春季是人体内阳气生发的重要时期,因此,少吃寒性食物可以减少对阳气的损伤,更好地补益脾胃。所以在煮粥时,在主料的选择上以大米、糙米、糯米、高粱、南瓜、栗子等性温的食物,或是玉米、燕麦、黄豆、赤小豆、红薯、山药等性平的食物为佳。
辅料养肝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因此,视力的好坏与肝的关系非常密切,面色蜡黄、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的朋友不妨在煮粥时加入一些具有补肝作用的食材,如杏仁、大枣、芝麻、枸杞等。
食材注意“少酸多甘”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五味入五脏,其中甘味入脾,春天多吃甘味的食品,能够帮助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所以大家在煮粥的时候需要增甘少酸,适当加些大枣、山药、芋头、莲子、核桃、花生这类的甘味辅料,或加点红糖、蜂蜜等调味。
养生粥方
肝豆粥 原料:刀豆50克,绿豆30克,新鲜猪肝100克,大米100克,食盐,味精少许。做法:豆米同煮,大米煮沸,小火慢熬。粥约八成熟时,将切成片的猪肝掺入粥内同煮,熟后加入调味品。功效:此粥适合面色萎黄,视力模糊,体弱,轻度浮肿的人,身体容易疲倦,精力不佳的人都可以食用。
枸杞粥 原料:大米100克,枸杞30克。做法:大米煮成粥后,放入枸杞,略煮后温食。功效:有滋补肝肾,明目的功效。适用于头晕,目涩,腰膝酸软的人食用。
桑葚粥 原料:糯米60克,桑葚30克(新鲜的可用60克),冰糖适量。做法:将桑葚洗净,与米同煮,粥熟后放冰糖。功效:具有补肝养血、明目益智的功效。适用于头晕目眩,耳鸣腰酸,须发早白的人食用。
芡实茯苓山药粥 原料:芡实15克,白茯苓15克,山药15克,粳米100克。做法:芡实和茯苓提前一天用清水泡发;粳米提前一小时泡发;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小粒,泡在清水中;将以上材料混合,淘洗干净之后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即成。功效:健脾益气、祛湿止泻,适用于有泄泻、脘腹冷痛、食欲不振、倦怠乏力、面色晦暗等症状的人群。《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