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季阳气潜藏,地面上的寒气越来越盛,加上经过一个漫长的夏季,人体出汗多,消耗大,也让阴气受到损伤。所以,从中医角度来看,滋阴润燥是冬季养生的重点,既可以让身体润泽,气血平和,也能为春季的阳气升发打好基础。哪些中药可以滋阴润燥呢?又该如何运用滋阴的中药食疗呢?
麦冬
药膳推荐:麦冬天门冬雪梨汤
原料:天门冬、麦冬各10克,雪梨1个,冰糖适量。做法:雪梨洗净、去核、切片。将天门冬、麦冬、冰糖末同放瓦罐内,加水适量。大火烧沸,改用小火煲1小时即可。功效:天门冬与麦冬均为甘寒滋阴之品,雪梨富含膳食纤维、果胶,三者搭配,可滋阴润肺、润肤瘦身。
百合
百合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归肺、心经。历代文献中多有记述,如《日华子本草》:“安心,定胆,益智,养五脏”;《本草纲目拾遗》:“清痰火,补虚损”等。百合其性味甘,微寒,是秋冬润燥的首选食材,能够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百合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及少量维生素、生物碱。我国民间食用百合的历史悠久,自古为滋补之妙品。其补益而兼清润,补无助火,清不伤正。内有虚火之衰弱症者最宜。
药膳推荐:百合莲子粥
原料:干百合、莲子、冰糖各30克,粳米100克。做法:莲子洗净置水中泡发。干百合、粳米、莲子放于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烧开,小火熬煮,最后加入冰糖,稍煮即成。功效:滋阴润肺、养心安神。
黄精
《药典》记载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黄精历来被视作养生食疗的上品,古人谓之“仙人之余粮,益寿之灵药”。黄精味甘,性平、无毒。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之功效。常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据现代药理研究,黄精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疲劳、抗衰老及降压降糖等作用。
药膳推荐:冰糖黄精汤
原料:黄精30克,冰糖50克。做法:黄精用冷水泡发,加冰糖,用小火煎煮1小时即成。吃黄精,喝汤,每日2次。功效:滋阴,润心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