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治便秘原理

2025-3-1

开滦总医院  赵一凡

       在中医领域,大黄是一味治疗便秘的常用药材,其根及根茎可入药,经过炮制加工后,成为中医方剂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良药。
 
大黄治疗便秘的传统与现代认知

       中医认为,大黄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等功效。在治疗便秘方面,大黄主要发挥泻下攻积的作用。《本草纲目》中记载:“大黄,乃足太阴、手足阳明、手足厥阴五经血分之药,凡病在五经血分者,宜用之。若在气分用之,是谓诛伐无过矣。”这表明大黄对于体内湿热积滞、肠道不通的情况有着独特的疗效。当人体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原因导致胃肠积热,大便干结难下时,大黄的苦寒之性可以清泻胃肠实热,其强大的泻下作用则能够推动肠道积滞排出体外,从而达到通便的目的。

       现代医学视角下,大黄中含有多种蒽醌类化合物,如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等,这些成分是大黄发挥泻下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便秘患者往往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的情况。大黄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增加有益菌的数量,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大黄在临床治疗便秘中的应用

       在临床上,大黄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便秘的治疗。对于单纯性便秘,常将大黄与其他药物配伍,如与芒硝、枳实、厚朴组成大承气汤,这是中医治疗阳明腑实证便秘的经典方剂,具有峻下热结的功效,对于高热、腹痛、便秘等症状有显著疗效。在治疗老年人或体弱患者的便秘时,考虑到他们的身体状况,医生会适当调整大黄的用量,或采用酒大黄等炮制方法,以减轻其苦寒之性,同时配伍一些益气养血、润肠通便的药物,如黄芪、当归、火麻仁等,攻补兼施。此外,大黄还可用于治疗一些特殊疾病伴随的便秘症状,如脑血管意外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活动减少以及神经功能受损等原因,容易出现便秘,此时合理应用大黄制剂,不仅可以解决便秘问题,还能减轻因便秘导致的腹压增高,降低再次出血的风险。

       虽然大黄治疗便秘效果显著,但使用时也需谨慎。大黄性味苦寒,过量服用或长期使用可能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虚寒,出现腹痛、腹泻、食欲缺乏等症状。尤其是对于体质虚弱、脾胃功能较差的人群,更应严格控制剂量和用药时间。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月经期女性应慎用大黄,因为大黄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对胎儿或母体造成不良影响。在使用大黄治疗便秘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看新闻
求帮助
想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