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控糖稳糖有妙招

2025-3-21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  王超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症”范畴,主要病因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有关。其发病机制涉及人体多个脏腑功能的失调,重点在于肺、脾(胃)、肾三脏。中医治疗糖尿病,并非单纯着眼于降低血糖数值,而是从整体出发,通过调理人体阴阳平衡,恢复脏腑功能,来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

       在中医治疗手段中,中药调理是重要一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和舌象、脉象等综合信息,医生进行辨证论治。对于燥热伤肺型,常用清热润肺、生津止渴的中药,如消渴方加减,方中天花粉、葛根等可清热生津;对于胃热炽盛型,以清胃泻火、养阴增液为治则,玉女煎是常用方剂,石膏、知母清胃泻火,生地、麦冬养阴增液。除了口服中药,中医还有穴位按摩这一特色疗法。像按摩足三里、三阴交、关元等穴位,能起到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可调理脾胃,促进食物消化吸收;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常按摩有助于滋阴补肾、健脾益气。

       西医在糖尿病治疗上,有着精准的降糖手段和科学的管理体系。降糖药物种类丰富,能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有的药物能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肝糖原输出,有效降低血糖,尤其适用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磺脲类药物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适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以及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则是主要的治疗方式,能直接补充体内胰岛素的不足,维持血糖稳定。

       除了药物治疗,西医还强调糖尿病的综合管理。定期监测血糖至关重要,患者通过血糖仪随时了解血糖水平,医生根据血糖数据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西医重视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如通过眼底检查、肾功能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并发症,及时干预。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能将二者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比如,在药物治疗方面,中药与西药合理搭配,既能有效降低血糖,又能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比如,西药降糖效果迅速,但长期服用可能会对肝肾功能造成一定负担,配合中药调理,可起到保护肝肾、改善身体整体状态的作用。在并发症防治上,中医的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方法,结合西医的对症治疗,能更好地延缓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展。

 
看新闻
求帮助
想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