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护理秘籍

2025-3-25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李章颖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由肺炎支原体引起,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多发。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症状通常比一般肺炎要轻,发热可持续2-3周,体温在38℃左右,可伴有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夜间较为明显,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咽痛、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但由于其症状不典型,容易被误诊或漏诊。
 
隔离护理:减少传播

       一旦家中有人确诊为支原体肺炎,应尽量进行隔离。有条件的可以让患者单独居住一个房间,保持房间通风良好,每天至少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如果无法单独居住,也要尽量让患者佩戴口罩,与家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同时,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如餐具、毛巾、衣物等要进行单独清洗和消毒。
 
发热护理:科学降温

       当家人发热时,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每隔1-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如果体温在38.5℃以下,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温水擦拭患者的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的蒸发带走热量,每次擦拭时间可在10-15分钟左右。当体温超过38.5℃时,应遵医嘱给予退烧药,并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是否出汗、体温是否下降等。同时,要多喝水,以补充发热导致的水分流失,每天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左右。
 
咳嗽护理:鼓励排痰

       咳嗽是支原体肺炎最突出的症状,剧烈的咳嗽会影响患者的休息和生活。要鼓励患者多咳嗽,以排出呼吸道分泌物。对于咳嗽无力的患者,可以协助其翻身、拍背,拍背时手指并拢,掌指关节屈曲呈120°,指腹与大小鱼际肌着落,利用腕关节用力,自下而上、由外向内,有节律地叩击患者背部,促使痰液松动咳出。如果咳嗽较为频繁,可以遵医嘱使用止咳药物。
 
饮食护理:增强免疫力 

       患病期间,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增强免疫力的重要营养素,可以多吃一些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食物;维生素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可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橙子、苹果、菠菜、西兰花等。食物要做得清淡、软烂,便于患者消化吸收。
 
休息与活动护理:劳逸结合

       要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持室内光线柔和,避免噪声干扰。让患者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成年人应保证8-10小时的睡眠,儿童则需要更多。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鼓励患者适当进行活动,如在室内散步等,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看新闻
求帮助
想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