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 郭爽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中医养生顺应四时变化,如春季宜舒肝,夏季宜养心,长夏宜健脾,秋季宜润肺,冬季宜补肾。中医认为“春气通于肝”,春季是养肝的最佳时节,我们应顺应天时、调达肝气,筑牢一年的健康基础。春季养肝的方法包括:
春捂秋冻 春季气温多变,早晚温差较大,不宜过早脱去厚衣。因此,在春季应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物,可采用洋葱式穿衣法,尤其要注意头颈、腰腹和脚踝等部位的保暖,避免寒邪入侵身体。
起居有常 春季阳气升发,人体的阳气也随之上升,应遵循“夜卧早起”的原则,建议23点前入睡,7点左右起床,以顺应春季阳气升发的规律。而且,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肝血充盈、肝气升发。
增甘减酸 春季肝气旺盛,而肝气过旺可能会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功能。所以春季宜食甘味食物,如枸杞、红枣、山药等,以缓急和中,滋养肝脏;减少食用酸味食物,如柠檬、山楂、乌梅等,以免肝气升发太过,累及脾胃。春季还可以适当多吃一些芽类蔬菜,如豆芽、豌豆苗、荠菜芽等,这些食物蕴含生发之气,与肝木升发之性相协调,可帮助肝气舒展。
时令养生 八段锦:八段锦作为中医传统健身功法,其动作柔和缓慢,有助于舒缓筋骨、健脾和胃、调和气血,适合春季锻炼。
揉太冲: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上一个重要的穴位,为足厥阴肝经之输穴、原穴。每日按揉太冲穴(足背第1-2跖骨间)3-5分钟,有助于疏肝理气,能缓解肝气郁结引起的情绪波动、胁肋胀痛等症状。
敲胆经:沿大腿外侧裤缝线(胆经循行处)自上而下敲打,早晚各50次,有助于肝气疏泄。
调情志:春季肝气旺盛,是情绪容易波动的时期。因此,我们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激。可以通过听音乐、与朋友聊天、春游踏青等方式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春饮茶 玫瑰花茶:取干玫瑰花6克、枸杞6克、红枣3颗,用沸水冲泡,可达到疏肝理气、养肝明目、补血养颜的功效。
菊花决明子茶:取菊花2-3枚、决明子5克,用沸水冲泡,具有明目、通便、清热解毒的功效与作用,比较适合排便不畅、经常用眼、咽喉肿痛的人群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