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中医院耳鼻喉科 王培
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部的淋巴组织,在儿童时期会出现生理性增生,6-7岁时达到最大,10岁以后逐渐萎缩。判断腺样体是否肥大,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内窥镜检查、影像学检查。若腺样体堵塞后鼻孔超过70%,通常被视为病理性肥大。但诊断不能仅依赖单一指标,需医生综合评估判断。
保守治疗的适用与方法 并非所有腺样体肥大患者都需手术,对于症状较轻、腺样体堵塞程度不严重(如堵塞后鼻孔<70%),或因感染等诱因导致的暂时性肥大,可优先尝试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是保守治疗的主要手段。鼻用糖皮质激素能减轻腺样体及鼻腔黏膜炎症反应、缓解水肿,通常需连续使用2-4周;口服相关药物可抑制白三烯受体,减轻过敏症状,尤其适用于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患者;若存在细菌感染,需使用抗生素,一般疗程7-10天。此外,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分泌物,改善通气,每天1-2次。
手术治疗的明确指征 一是经正规保守治疗无效,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如持续睡眠打鼾、张口呼吸超过3-6个月;二是腺样体肥大导致严重并发症,如分泌性中耳炎,引起听力下降、耳闷胀感,或反复鼻窦炎,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三是因腺样体肥大造成呼吸暂停,睡眠时血氧饱和度低于90%,长期慢性缺氧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四是已形成明显的“腺样体面容”,为避免面容进一步畸形,也需考虑手术。
腺样体肥大防治的“隐形防线” 腺样体肥大是否必须手术,是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事实上,除了必要的医疗干预手段外,日常护理同样在腺样体肥大的防治中占据重要地位。坚持适度锻炼,如慢跑、跳绳等有氧运动,不仅能增强孩子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还能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频率,避免炎症反复刺激腺样体导致其进一步增生;在饮食方面,保持营养均衡尤为关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同时严格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呼吸道黏膜充血,促使腺样体肥大症状加剧;季节交替之际,气温变化无常,及时根据天气变化为孩子增减衣物,做好保暖措施,降低感冒风险,可有效减少因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腺样体应激性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