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正当时,三伏养生指南请收好

2025-7-25

石家庄市中医院中山院区针灸科主任  刘欣

7月20日进入三伏天,今年伏天共30天(头伏为7月20日至7月29日;中伏为7月30日至8月8日;末伏为8月9日至8月18日)。这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也是调养身体、对抗疾病的黄金时期。中医智慧里的“冬病夏治”理念,正是借着夏日阳气,为我们驱散深藏体内的病邪。
 
怕冷&疼痛:击退空调病与老寒腿 

长期待在空调房,老寒腿发作,浑身发冷疼痛?这是典型的“外寒引动内寒”,本身阳气不足,空调冷气更是雪上加霜,让寒邪在经络里肆意妄为。

食疗:200克羊肉搭配10克当归、5片生姜,暖身又补阳。

运动:清晨晒背15分钟,让阳光为身体注入阳气;闲暇时练练八段锦,舒缓筋骨。

养生妙招:每天揉关元穴(脐下3寸)100次,培补元气。

推荐疗法:隔姜灸关元、命门、肾俞等穴位,再加上疼痛局部的阿是穴,温经散寒效果绝佳;温针灸也能助力阳气回升。

减肥&内分泌代谢:向高尿酸、高血脂说再见
 
中医认为,肥胖、代谢异常多与脾虚痰湿、肝郁气滞有关。

食养:晚餐来一碗冬瓜薏米汤(带皮冬瓜200克+炒薏米30克),利水祛湿;荷叶决明子茶常泡常饮,刮油又消脂。

运动:每天拍打带脉(腰两侧)50次,激活身体代谢。

科室疗法:根据不同的体质,选用针刺、拔罐、艾灸、耳穴、埋线等疗法,搭配中医特色健康管理。例如可以通过耳穴压豆(如:饥点、神门、内分泌、脾、胃),抑制食欲超有效。针对高尿酸、高血脂的患者,可以通过针灸来改善关节不适的情况,调节全身的代谢,减少对药物依赖。当痛风发作时,针灸可选取丰隆、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等重点穴位进行针刺,再结合放血疗法+中药封包的特色治疗,快速缓解疼痛。同时可以土茯苓30克煮水代茶饮辅助治疗。生活方式上,忌生冷油腻,规律作息不熬夜,适度散步、练八段锦,还要牢记“啤酒+海鲜+空调”是高尿酸、痛风者的夏季高危组合! 

气道高敏感:守护呼吸自由   

过敏性鼻炎、哮喘反复发作,根源在于肺脾肾气虚,卫外不固。夏季就是补益肺脾肾气、提高免疫力的最佳时机。

日常防护:远离过敏原,坚持冷水洗脸增强耐寒力,常按摩迎香穴、鼻通穴。

代茶饮:玉屏风茶(黄芪9克+白术6克+防风3克煮水)。

核心疗法:三伏贴敷于肺俞、定喘、膏肓、大椎、肾俞等穴位,贴敷时间、注意事项要牢记。

辅助疗法:艾灸肺俞、大椎、足三里,让效果更上一层楼。

受凉后腹痛:温暖守护你的肠胃与子宫

宫寒腹痛:一受凉就痛经,疼得直不起腰?这是肾阳不足,寒邪入侵,气滞血瘀所致。肉桂红糖茶暖宫又暖心,睡前顺时针揉腹50圈,促进腹部血液循环。脐灸(艾绒填肚脐+药饼点燃)搭配暖宫止痛贴。

脾胃虚寒腹痛腹泻:吃凉的就腹痛腹泻?脾胃阳虚,外寒入侵,清浊不分。把手掌心搓热,隔着姜片捂肚脐,简单又有效。脐灸关元、天枢,配合温阳健脾的穴位贴敷,守护脾胃健康。

抗衰养脏腑:逆转老化信号 饭后腹胀、眼花耳鸣,这是脏腑阳气在拉响警报!肾为“元阳之根”,肾阳亏虚,衰老就会加速。

食疗:多吃羊肉、牛肉、韭菜等温阳食物,远离生冷。

运动:太极拳、八段锦、慢跑,微微出汗,唤醒身体阳气。

科室方案:腹三针(中脘、天枢、关元)+补肾三穴(肾俞、太溪、涌泉),调节脏腑功能。艾灸、热敷、拔罐等辅助疗法,赶走畏寒怕冷。

孩子挑食不长个:中医助力茁壮成长 

孩子挑食不长个,根源在于脾肾不足,脾胃虚弱难化营养,肾精不足影响发育。穴位贴敷“助长贴”于涌泉+命门,配合捏脊、艾灸足三里、身柱穴、耳穴埋豆等中医疗法,助力孩子长个。
 
看新闻
求帮助
想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