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路敏
很多胃炎患者明明按时吃药,可胃痛、胃胀、反酸的症状还是时不时“卷土重来”。其实,除了疾病本身的复杂性,很多时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伤胃习惯,在持续刺激脆弱的胃黏膜,导致胃炎复发和加重。
“重口味”陷阱:越吃越嗨,胃却在“哭泣”
麻辣烫、火锅、烧烤、炸鸡,这些重油重辣的美食,总能瞬间点燃味蕾,让人欲罢不能。但对于胃来说,它们却是不折不扣的“刺激物”。高油食物会减缓胃排空速度,导致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引发胃胀、消化不良;而辣椒中的辣椒素会直接刺激胃黏膜,长期食用会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使胃酸更容易侵蚀胃壁。
临床上,不少年轻患者都有长期吃外卖的习惯,外卖为了追求口感,往往加入大量的调味品和油脂。一位25岁的程序员小张,几乎顿顿点重辣的麻辣香锅,半年后频繁出现胃痛,检查发现胃黏膜已经出现糜烂。所以,建议大家减少高油、高盐、辛辣食物的摄入,每餐做到荤素搭配、清淡饮食。
“饥饿游戏”:不按时吃饭的代价
生活节奏快,很多人经常不吃早餐,或者为了赶工作、追剧而推迟吃饭时间。但胃的工作是有规律的,到了该进食的时间,胃酸会按时分泌。如果没有食物中和,胃酸就会直接损伤胃黏膜。长期不规律进食,还会导致胃的蠕动和消化功能紊乱,引发胃炎、胃溃疡。
曾有位销售经理,因为经常出差,饮食毫无规律,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最终,频繁的胃痛让他不得不入院治疗,被诊断为慢性糜烂性胃炎。规律饮食是养胃的基础,尽量做到三餐定时定量。如果实在无法按时吃饭,可以准备一些苏打饼干、全麦面包等,在饥饿时适度垫补。
“快乐水”的隐藏危害:碳酸饮料与酒精
很多人喜欢用碳酸饮料解渴,尤其是冰镇的可乐、雪碧。但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会在胃内产生大量气体,引起胃胀、打嗝,同时其中的磷酸还会影响钙的吸收,长期饮用会降低胃黏膜的抵抗力。而酒精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出血、糜烂。对于本身就有胃炎的患者,饮酒无疑“雪上加霜”,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建议尽量少喝碳酸饮料和酒精,多喝白开水或淡茶水。
“情绪炸弹”:焦虑、压力如何伤胃
你可能不知道,胃也是“情绪器官”。当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中时,神经系统会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胃的功能。负面情绪会导致胃酸分泌失调,胃的蠕动功能紊乱,削弱胃黏膜的保护机制。
临床上,有不少患者在经历重大生活事件或长期工作压力后,出现胃痛、胃胀等胃部不适症状。一位高三学生,因为备考压力大,经常焦虑失眠,最终患上了胃炎。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对胃部健康至关重要。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与朋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调节情绪。
科学养胃,从现在开始
改掉伤胃习惯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养护胃。首先,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糙米、蔬菜等,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保护胃黏膜。其次,适当补充益生菌,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消化功能。此外,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也能让胃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