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病理科 邱铎军
为何病理诊断是“金标准”
许多患者认为CT、磁共振或PET-CT等影像学检查就能确诊肿瘤,其实不然。虽然这些检查有重要价值,但最终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尤其是详尽、明确的病理诊断,这是诊断乳腺癌的“金标准”。获取病理标本的途径包括穿刺或手术切除原发肿瘤、淋巴结以及转移灶。病理学检查不仅能明确肿瘤的良恶性,对于确诊的乳腺癌,还能:
确定病理类型:例如区分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等。
进行分子分型:通过检测肿瘤组织中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Ki-67(增殖指数)等蛋白的表达水平,将乳腺癌分为不同分子亚型。这种分型对指导后续精准治疗和评估预后至关重要。
哪些情况需做乳腺病理活检?
影像科医生在给患者进行乳腺钼靶、乳腺超声、乳腺磁共振等检查后,会根据影像特征对病变的良恶性风险进行初步的评估。对于报告提示有恶性倾向者,需要进一步活检明确诊断,以防止漏诊。根据BI-RADS分级,4级病变者恶性可能性为2%-95%。5级病变恶性可能性≥95%。原则上对于4级及5级病变需要进一步的组织活检明确诊断。对于3级的病变,则需要综合分析患者具体情况做出是否进行活检的决定。
乳腺癌常用的病理诊断技术有哪些?
诊断乳腺癌常用的病理诊断技术有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和原位杂交技术(ISH)。HE染色可使细胞核和细胞浆分别被染成紫蓝色和红色,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把癌细胞从正常细胞中找出来。IHC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可检测出ER、PR、HER-2、Ki-67等指标的表达情况,当免疫组化不能确定HER-2是否扩增时,则需要再加做荧光原位杂交(FISH)或色素原位杂交(CISH)进一步明确,避免患者错过靶向治疗机会或误用靶向药物。这些指标不仅可以帮助医生对乳腺癌作出精准的诊断,而且有助于临床医生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和对预后进行评估。
这些病理诊断技术相互结合,不仅帮助医生对乳腺癌作出精准诊断,也为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提供了核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