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在骨质疏松中的应用

2025-8-30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张玲非

       骨质疏松,它就像个 “小偷”,悄无声息地偷走骨头里的钙质,使得骨密度持续下降,骨头变得越来越脆弱,轻微的碰撞、摔倒,都可能引发骨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在医学上,骨质疏松是怎么回事?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很容易导致骨折。随着老年人越来越多,如何留住骨头里边的钙质,有效地控制骨质疏松的发展呢?这时候,古老的中医药就登场了,带着它几千年的智慧,悄悄地为你的骨头“添砖加瓦”。

中医对骨质疏松的认识

       中医将骨质疏松归为“骨痿”“骨枯”范畴,认为其根本病因是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或脾肾阳虚。肝肾亏虚导致精血不足,无法滋养骨骼;脾虚则影响营养吸收,气血生化无源,骨骼失养。通俗地说,就是岁数大了,身体老本吃得差不多了,营养又跟不上,因此,骨质就疏松了中医是怎么治疗的呢?中医针对其病因,以“补肾壮骨”“健脾益气”为核心,结合内外治法综合调理,达到阻止骨质疏松的目的。

家庭适用的中医药疗法

       1、内服中药:这要经过中医的辨证施治,看看到底是哪种类型,对证用药。

       肾精不足型: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耳鸣、牙齿松动等。这时候就可以用一些补肝肾的中药,比如鹿茸、补骨脂、核桃仁、枸杞、桑葚等,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脾肾气虚型:主要表现为腰背疼痛、乏力、大便稀薄等。可以经常吃山药、党参,黄芪、西洋参等,熬粥或者泡药酒,补益脾肾。

       2、食疗调理:强骨补钙。

       高钙饮食:多喝牛奶、豆制品,多吃深绿色蔬菜,每日推荐牛奶300-400毫升。

       药膳搭配:如黑豆炖猪骨、山药枸杞粥等,结合食材的药用属性强化骨骼健康。

       3、适度运动:强肌健骨。中医强调“动静结合”,适量运动可促进气血运行,增强骨骼强度,比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可以增加钙质。无需因担心骨折减少活动,久坐反而加速肌肉萎缩,增加跌倒风险。

       4、日照。每日晒太阳:上午10点前或下午3点后,暴露四肢皮肤15-3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促进钙的吸收。

       5、禁忌与注意事项。戒烟限酒,避免过量咖啡及碳酸饮料,以免增加钙的流失。慎用激素类药物,需遵医嘱调整用药。

中西医结合与科学筛查

       中医药虽具特色,但需与现代医学结合。例如:骨密度筛查:定期检测可早期发现风险。综合疗法:部分医院采用“中药+电针”等中西医结合方案,提升疗效。

 
看新闻
求帮助
想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