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后该如何康复

2025-9-8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成智

       当意外导致膝关节扭伤、过度屈伸,或是长期从事蹲位、负重工作时,半月板就可能受损。了解半月板损伤后的康复方法,对恢复膝关节功能、重回正常生活至关重要。

半月板损伤症状

       半月板损伤的症状较为明显,受伤时,膝关节常突然剧痛,有时还能听到“咔哒”声。随后,膝关节会迅速肿胀,屈伸困难,行走时疼痛加剧,尤其是上下楼梯、蹲下站起时。部分患者还会感觉膝关节“打软腿”,像突然失去支撑,容易摔倒。如果损伤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还可能导致膝关节反复疼痛、肿胀,加速关节退变,引发骨关节炎等并发症。
 
判断半月板是否损伤,不能仅凭感觉

       医生一般会先详细询问受伤经过,了解受伤时的姿势、动作和外力情况。体格检查时,通过麦氏征、研磨试验等特殊检查方法,初步判断半月板是否有损伤以及损伤的大致部位。影像学检查则能更准确地诊断,膝关节核磁共振是诊断半月板损伤的“金标准”。

       半月板损伤后的康复,需根据损伤程度和治疗方式来制定个性化方案。对于轻度损伤,通常采取保守治疗。在损伤初期,要遵循RICE原则,即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休息能避免损伤进一步加重,让受损的半月板有机会自我修复;冰敷可减轻肿胀和疼痛,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加压包扎能减少出血和渗出;抬高患肢则利于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在疼痛和肿胀缓解后,康复训练就可以开始了

       早期主要进行膝关节的活动度训练,如踝泵运动,通过踝关节的屈伸,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同时也能带动膝关节轻微活动,防止关节粘连。还可进行膝关节的被动屈伸训练,借助持续被动运动仪或在他人帮助下,缓慢屈伸膝关节,逐渐增加活动范围。随着恢复情况,可逐渐过渡到主动屈伸训练,但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防止损伤加重。

活动度恢复较好后,要加强肌肉力量训练

       因为强大的肌肉力量能分担膝关节的压力,减轻半月板的负荷,促进损伤恢复。可以先进行直腿抬高训练,仰卧位,伸直膝关节,将腿抬高至30-45度,保持5-10秒后缓慢放下,每组10-15次,每天3-4组。之后可进行静蹲训练,背靠墙壁站立,双脚与肩同宽,慢慢下蹲,使大腿与地面平行,膝盖不超过脚尖,每次坚持3-5分钟,每天进行3-4组。另外,使用弹力带进行抗阻训练,如屈伸膝关节、内收外展大腿等,也能有效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

       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术或切除术后康复同样重要。

 
看新闻
求帮助
想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