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流鼻血别仰头!正确处理3步走

2025-9-28

河北省儿童医院  权珊

       孩子突然流鼻血时,家长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让孩子仰头、塞纸巾,这些常见做法可能暗藏风险。医学研究表明,儿童鼻出血发病率高达30%,2-10岁为高发年龄段,其中约90%属于良性血管破裂,与鼻腔黏膜脆弱、不良习惯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走出传统处理误区

       仰头止血法是最普遍的认知误区。当头部后仰时,血液虽暂时不从鼻孔流出,但会沿鼻后孔流入咽喉,可能引发呛咳、呕吐甚至误吸。2023年《中国儿童耳鼻喉急症处理指南》明确指出,仰头姿势会使鼻腔内压力升高,反而加重出血。同时,用纸巾或棉花团堵塞鼻孔易损伤黏膜,粗糙纤维还可能诱发二次出血,正确做法应采用医用脱脂棉或纱布轻填鼻腔。

       民间常用的冷水拍额头、举手止血等方法缺乏科学依据。鼻腔血管主要来自颈内动脉分支,与额头、手臂血管无直接关联,物理刺激无法收缩出血点。临床统计显示,采用错误处理方式的患儿,平均止血时间比规范处理者延长4-6分钟。

科学止血三步骤

       第一步:保持前倾低头姿势  让孩子取坐位或半卧位,身体略向前倾,张口呼吸。家长可用手指轻压孩子鼻翼两侧(即鼻骨下方软组织处),持续按压5-10分钟。按压时需注意力度适中,以能阻断鼻腔血流为宜,期间避免频繁松开查看,以免中断凝血过程。若双侧鼻孔出血,可同时按压两侧鼻翼。

       第二步:局部冷敷辅助止血  在按压鼻翼的同时,可用冷毛巾或冰袋(外包毛巾)敷于孩子鼻梁及前额部,冷敷面积以3cm×5cm为宜。低温可使鼻腔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实验数据显示冷敷能使鼻腔局部温度降低8-12℃,血管收缩幅度达20%-30%,从而缩短止血时间30%左右。冷敷持续时间建议5-10分钟,避免冻伤皮肤。

       第三步:观察与体位维持 止血后让孩子保持静坐或半卧位30分钟,期间可用冷开水或生理盐水轻柔清洗鼻腔周围血迹,但不要冲洗鼻腔内部。若出血停止后1小时内再次出血,需重复按压步骤并延长至15分钟。观察孩子是否有吞咽动作频繁、咳嗽、呕吐等情况,可能提示血液流入咽喉。

       出现以下情况时,应立即就医:单次鼻出血持续超过20分钟且按压无效;24小时内反复出血3次以上;出血量较大,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超过120次/分)等贫血表现;鼻出血伴随头痛、视力模糊、耳鸣或皮肤瘀斑;外伤导致的鼻出血,尤其是怀疑鼻骨骨折时。
 
看新闻
求帮助
想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