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把邻居气住院被判担责三成

2025-10-19

       邻里之间本应和睦相处,但江苏徐州沛县有一对邻居,因言语冲突互相辱骂,一方因情绪太过激动当晚住进了医院……近日,徐州沛县人民法院栖山法庭审理该起因邻里矛盾引发的健康权纠纷案,判决邻居需担责。


案情 被骂进医院起诉索赔


       2024年4月,张某夜晚酒后归家,从远处一路骂骂咧咧行至自家门口。敲门未得回应后,其情绪愈加激动,持续高声辱骂。


       此时,邻居王某闻声出现,因双方曾多次产生争执,王某坚信张某在故意辱骂他,双方随即发生激烈争吵。视频监控画面显示,王某及其配偶窦某与张某持续对骂,张某边骂边离开视频监控范围,王某及配偶紧随其后。


       当晚,王某报警,称张某对其辱骂并殴打。公安机关受理该案后,查明双方互相辱骂的事实,认定张某行为构成“公然侮辱他人”,对其处以行政罚款500元;鉴于王某、窦某情节轻微,未予行政处罚。


       冲突发生后,王某于当晚因“头晕难受”前往医院急诊,主诉“头部外伤后疼痛2小时”。急诊检查花费医疗费472.54元、急救费260元。次日,王某因症状未缓解入住神经外科,入院诊断包括“头部、左耳、腰部损伤及高血压病2级(低危)”。王某共住院7天,其间进行了多项检查,产生医疗费6724.97元。


       之后,双方就赔偿事宜协商未果,王某将张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等各项损失共计16818元,并承担诉讼费。


判决 骂人者承担30%赔偿责任


       庭审中,原告王某称被告张某打了其一个耳光,并提供了其在医院呕吐的视频及住院病案材料作为证据。张某辩称未殴打王某,提交冲突当晚的视频,显示双方仅存在辱骂行为。


       法院经审查后认为,病案材料除王某主诉被打外,未体现殴打致伤的伤情诊断。张某提供的视频与纠纷发生的时间一致,且窦某在公安机关的笔录等证据也能佐证视频真实性,视频中双方无肢体接触,王某提供的证据无法证明张某存在殴打行为。


       关于赔偿责任,法院认为,邻里应和谐相处,相互礼让,虽无证据证明张某殴打王某,但王某在与其争执后入院治疗。考虑到王某年近70周岁且患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与张某争吵易导致情绪波动较大,进而对身体产生损伤。综合各种因素,法院确定张某对王某的损失承担30%的赔偿责任。


       经核算,王某各项损失共计9167.51元,张某需赔偿2750元,王某超出部分的主张未获法院支持。


       判决后,王某表示服判,张某也履行了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将案款交至法院,这起健康权纠纷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提醒 发生摩擦应理性对待


       审理该案的法官指出,该案中,虽不足以认定被告存在殴打行为,但双方互相辱骂,原告年近古稀,与被告对骂之后身体受到损害。结合矛盾发生及发展过程,双方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及导致损害后果发生的原因,酌定损害责任的划分。


       “千金买宅,万金买邻。”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应当发扬相互包容、团结和睦的传统美德。邻里之间遇到问题也要互谅互让,即便是发生摩擦,也应理性对待,通过合法途径化解矛盾。据云南法治报

 
看新闻
求帮助
想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