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先生的“诗和远方”

发布时间:2024-11-22 10:21:14

河北广播电视台(集团)

河北广电报业融媒体

国+社区新媒体 每天影响过亿人

       望着老先生自信豁达的样子,再看看文哥恭恭敬敬十分服从的表情,我突然明白了:原来,父慈子孝、平安喜乐,这就是普通人的诗和远方啊!

       文哥的父亲是一位年近80岁的退休老师,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唯独喜欢搜集奇形怪状的物件,常常自称“古董爱好者”。

       文哥描述他父亲的“收藏癖”,说他收集的奇石异木已经快堆满一间120平方米的商铺,除了偶尔卖出去的,从来舍不得淘汰一件,就像有的女士对待积累了很多年的衣服,很难取舍,最后还是锁在那里。我很好奇,特意约了老先生去欣赏他的宝藏。

       老先生对我的到来似乎非常高兴,早早就和文哥等在了商铺。商铺悬挂了一个烫金的牌匾,上书“如意古玩铺”。店门一开,一股略带潮湿泥土味的气息扑面而来。顺着他的目光,我看到一排瓷器,贴了标注,有宋代官窑产的,也有明清时期的。其中一只花碗,是荷叶边、波浪型的,缺了一个口,与现代人吃饭的碗一样大。老先生得意地说:“这碗,是我两个馒头换来的。”文哥说:“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有个乞丐到我们家里讨饭,父亲给了他两个馒头,拿一个新碗换下的。”我笑着说:“老先生这是占人家便宜啊!”老先生眼睛一瞪:“不是吧,我当时是觉得人家拿个破碗不好看,都啥年代了。”文哥也笑:“父亲是慈悲心肠!换过来以后准备扔掉,看碗底有个印章,模模糊糊地能认出‘同治’两个字,才留下的!”
 
       我在铺子里慢慢转着,发现奇形怪状的物件还真不少,但是都分了类,多而不乱。其中最多的是木质的根雕,像极了老人、妇女和孩童,甚至有劳作的场景。“咦,哪里来的香味?”我嗅到了一丝檀香,好奇地张望。老先生拉开一张桌子的抽屉,露出一尊巴掌大的观音像,笑眯眯地说:“是这个,檀木做的,越闻越香呢!”我凑过去,果然,一股深沉、悠长的幽香扑鼻而来!香味温暖细腻、醇厚圆润,却又略有辛辣和腥味,给人凛冽之感。

       老先生指着满屋子的收藏品说:“有人说我收藏的有点杂乱,让我扔掉一些。可是,我不是乱收藏,放弃啥?我主要还是把收藏当作一种喜好,就像有人喜欢看书,有人喜欢旅游,我就图个心情好!”说完指着文哥说:“至于他们以后怎么处理这些,就是他们的事了。”文哥悄悄在我耳边说:“只要老爷子高兴,能多活些年头,随便他咋说、咋做,我们都不反对。”

       望着老先生自信豁达的样子,再看看文哥恭恭敬敬十分服从的表情,我突然明白了:原来,父慈子孝、平安喜乐,这就是普通人的诗和远方啊!赵晏
看新闻
求帮助
想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