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岩岩在操场上肆意奔跑着、大笑着,我心中涌上一阵幸福,岩岩收获了令人欣慰的成长。而我呢,也收获了成长——
个头小小的岩岩坐在第一排,黑黝黝的圆脸,粗粗的眉,虎头虎脑的模样儿。我第一节课就记住了他,倒不是我记性多好,是因为他的“慢”。
那天他坐得板板正正的,听到我点他,先是顿了顿,接着慢悠悠地起身,小脑袋歪了歪,语速极慢地说着错误的答案。我立马纠正了他,他静静地听我讲话,然后小脑袋一点一点、一字一顿地学着说正确答案。课堂作业当然也是完成得极慢,一节课只能完成一半左右。对于这个学生,我极为头疼,真是一只慢悠悠的小牛呀。
真正让我对岩岩印象深刻是因为那次习题讲评。当时我正在检查岩岩同桌小萱的作业,面积公式我强调了好几遍,可小萱总是记错。我有些生气:“公式我强调了多少遍,你怎么还没记住!”小萱苦着脸,仰头看着我,委屈巴巴地嗫嚅了几个模糊的字。这时,只听身旁的岩岩语速极慢地说道:“老师,您……您别着急,小萱课间一直在背公式呢!再给她一会儿时间,她肯定能记住。”我瞬间惊醒!是啊,我怎么能这么着急呢?还不如一个孩子的情绪稳定!
从那以后,我就“盯”上了岩岩,我发现这孩子虽慢,但“慢”得很有章法。他上课反应慢,题大多不会,作业明显也写不完,但他总能静下心来慢慢去完成。他的同桌小萱是个敏感火辣的小姑娘,和好几任同桌都闹得不愉快。唯独岩岩做了她同桌之后,小辣椒似的小萱便熄了火。平日里小萱做得再过分,岩岩都不会恼,总是摆出那副稳如泰山、慢若老牛的性子,慢慢等着小萱沸腾的情绪如凉开水般冷却下来。
后来在某次闲谈中,同事告诉我,岩岩是留守儿童,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只有年迈的爷爷照顾他。他性子慢是因为爷爷身体不好长期失眠,只有午后时分才能浅浅地迷瞪一会。在岩岩小小的世界里,家就如同缓缓流动的细沙,所有的一切都要缓慢而轻柔,以免吵醒爷爷来之不易的睡眠。长久以来,也就养成了他这稳定又极缓慢的性子。听完岩岩的故事,我内心多了一份怜惜……
在新的学期里,我鼓励岩岩主动担任卫生小组长。岩岩很争气,也很踏实,每次值日都能带领组员们将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初见成效,我又“任命”班长为岩岩的小体育老师,负责每日带着岩岩去操场上和同学们打球跳绳,因为交友与运动是改善慢孩子的绝佳良药。
半年后,我惊喜地发现:岩岩的话多了,语速快了一些,有了几个要好的小伙伴,学习已经能跟上进度,课堂作业也能按时完成。这个“慢”孩子有了长足的进步!
看着岩岩在操场上肆意奔跑着、大笑着,我心中涌上一阵幸福,岩岩收获了令人欣慰的成长。而我呢,我也收获了成长,是岩岩告诉我:教育孩子莫着急,要像头慢悠悠的小牛,去冷静地解决问题!李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