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临城有缘

发布时间:2024-12-14 18:29:06

河北广播电视台(集团)

河北广电报业融媒体

国+社区新媒体 每天影响过亿人

       苏轼与临城的缘分很深,并且与王适、王遹二兄弟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我要给大家介绍这个故事——

       苏轼,一代文豪,世称苏东坡,不仅诗词歌赋个个精通,而且琴棋书画样样能行,且为政亲民,造福一方,唐宋八大家之一,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临城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南部,是八百里太行最绿的地方和邢窑白瓷的发源地,也是中国薄皮核桃之乡。

       元祐九年(1094年)4月,苏轼被贬官到更偏远的惠州、儋州。在定州半年多的日子,是他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先后遭受官场失意、爱妻离世等一系列打击。但是,这也是他人生中极为充实的一段时光。在定州,他的很多政治抱负得以实现,做了大量利国利民的好事。被贬途中,路经临城时连阴几天的天气忽然转晴,西望太行,草木葱茏,冈峦俊秀。他的心情大好,苏轼感叹道:“这难道不是一个祥兆吗?想起了韩愈从贬所北还,路经衡山,天气由阴转晴,而自己行走至此,天气也肃然转晴,是否自己也会‘吾南迁其速返乎?’”遂书以付迈,使志之。

       诗文曰:“逐客何人著眼看,太行千里送征鞍。未应愚谷能留柳,可独衡山解识韩。”意思是“我一个遭贬的人没人愿意看上一眼,只有这千里太行送我到南方赴任。我不会像柳宗元那样长期困在贬所愚谷,难道只有衡山了解韩愈,太行山不也同样了解我苏轼吗?”并在临城小住,下榻普利寺,翌日临行,赠予方丈手书《赤壁赋》,拱手告别。

       如果这只能说萍水一逢的话,那他和临城县的王适、王遹二兄弟则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后苏轼代王适向其弟苏辙求婚,苏辙将二女儿嫁给了王适。王适英年早逝,留有一女,唤作“第十四小娘子”,1097年由苏轼亲自求亲,嫁给他的孙子苏符。

       苏轼与王适,由师徒而亲友,由亲友而亲家,关系一步步紧密,靠的是相互了解、信任、欣赏。苏轼被罢免徐州,转湖州,连连遭贬,苏轼的亲朋好友们大多怕被牵连而躲避,而王适二兄弟却不为惧怕,送别老师,又将苏轼家眷护送至湖州,一直恭谨相随。“乌台诗案”爆发后苏轼从湖州被押往京城,苏轼自知此次一别凶多吉少,与妻子做诀别,这次只有王适兄弟将老师送出郊外,并安慰老师说:“死生祸福,天也,公其如天何?”好在多人求情,最终神宗亲自下诏书释放了苏轼,贬往黄州,在送别的宴会上,苏轼向弟弟苏辙推介王适,说他“贤而有文,喜怒不见,得丧若一”,同时代王适向苏辙求亲,苏辙慨然应允,将二女儿许配给了王适。可惜王适英年早逝,苏轼得知王适去世,悲痛不已,作《哭王子立,次儿子迨韵三首》以留念。王适有一女,唤作“第十四小娘子”,绍圣四年(1097年)由苏轼亲自求亲,嫁给其孙苏符。此外苏轼专为王适写的诗作还有《与王郎夜饮井水》《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归来引送王子立归筠州》。

       写到这里也该结束了,看了上面的故事是不是觉得苏轼与临城县的缘分还不浅吧!同时我也想到了一个做人的道理——你只管善良,其他的,交给时间。郭肖锋
看新闻
求帮助
想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