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个物质缺乏的年代,那时我们家乡学校附近有一个摆书摊儿的大爷,给予了我读大量图书的机会。我要发表——
书摊大爷满头白发穿着整洁,看上去精神矍铄。大爷用自行车驮着两编织袋旧书,每天下午大爷都会在学校附近摆摊儿。租书只收成年人的钱,孩子们看书不收钱,大爷称自己虽然学历不高,但是他是个爱书之人。小书摊儿是我最常去的地方,在那里可以不花钱,便能看到自己所需要的书籍。大爷愿意和爱看书的人交流一番书中的故事,因为经常去书摊儿的缘故,我与大爷很谈得来。那时的武侠小说大量引进,引起社会热捧。但有很多作品属非法出版,出版商为了逃避责任,会把一部武侠作品拆分成若干小册子,有时大爷收购来一些好的,如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也被拆分成二十多本小册子,便给我留几本看,这可是一般书店很难能觅到的,翻翻那比较陈旧的,还落有少许灰尘的书籍,默默感谢大爷的书摊儿,这流动的知识风景。
记忆深刻的是《中国近代历史故事》,这是本教育书,又不同于课本,既具备学术价值,又富有文学色彩,书从多方面以故事描写历史。在未读以前我对历史了解甚少,在学校同学们侃谈历史风云,我只有听的份,在读以后我由听众变为参与者,讲出头头是道的历史故事,让同学们刮目相看,这就是图书赐予我的“功夫”。那一年学校大合唱《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教歌的老师问这首歌诞生的故事谁知道?我讲出是由牧虹作词、卢肃作曲的齐唱曲……老师为了让大家了解当时历史,让我讲讲当年抗日的情况,我就把从《中国近代历史故事》看来的抗日资料滔滔不绝地讲出来,引来大家敬佩的目光。我来感谢大爷,大爷说,对他来说读书以及与别人共享,就是一种快乐和享受。
大爷的书摊儿,正是我于书无所不读,凡书皆有可观的天地。书中的知识如一股无形的动力,影响我的思想和心态,使我心胸玲珑、见识广阔。大爷书摊儿拓宽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知识,丰富充实了我的业余生活,提高了我的精神境界。大量的书籍陶冶了我的情趣,加强了我对现实的理解,提高了我的观察、比较的能力,使我处事更加谨慎有条,办事也更加周到,让别人愿意放心地把事情交给我做。
我对大爷书摊儿的散文、诗歌类的书籍很感兴趣,特别喜欢读诗词,美美地读上一段,心里总会惬意无比。写作技巧来源于书中的知识,自己偶尔会写一点小诗和生活感悟,边揣摩边模仿。大爷说写出生活的真谛,你的稿子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悠闲时我能写出情调各异的文章了,这正是大爷的书摊儿赐予我的“淘金”财富。
升学后离开家乡学校,再也没见过大爷,之后我精心准备着征文,我的文章竟荣获了大学里的二等奖,后来那些拙于言辞的文字,居然发表在各种报刊中,再后来我提笔能写出一篇篇洋洋洒洒的文章,正是大爷的书摊儿是自我超越的启迪,一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图书“淘金”。
二三十年过去我已经变为中年人了,纯朴、憨实的书摊大爷早已去世。回首那段岁月,不变的是我对大爷的书摊儿真挚的感情。以赤诚之心感激大爷,大爷和他的书摊永远停留在我记忆的深处。沈立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