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里的阅读

发布时间:2025-01-03 13:00:46

河北广播电视台(集团)

河北广电报业融媒体

国+社区新媒体 每天影响过亿人

       手不释卷地阅读,手不离笔地批阅,和古人对话,与世界交谈,在冬天的寒夜里,做一个不知餍足的读书人,我倍感温暖和幸福。我要发表——

      一年四季,于我而言,读书最好的季节,是冬天。隆冬的白日短,寒夜长,最深最静的阅读恰恰是从寒夜开始的。

       我有一盏专门用于阅读的台灯,开始读书了,我就将书房里的吸顶灯关掉,将桌上台灯打开。这盏台灯是经过多年阅读后筛选下来的,灯光比日光冷,比月光暖,与书页的光芒相似,营造出雪地般的清泠氛围。台灯亮起,有如萤火勾勒出独有的光圈,我的心霎时就安宁了。哦,冬夜漫漫,一卷在手,忘却寒冷。

       除非极寒天气,我不喜欢开空调。太温暖的阅读对我并不相宜,阅读时,身子骨保持一种清冷是必要的。我想,人的肉身也是有记忆的,童年少年读书时代,我的阅读生活非常艰苦,虽然不至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但是饥寒的滋味总是难忘,以至于中年后,我仍然觉得冬天里的阅读更佳。

       尽管不用空调,但电火桶我离不开。我在清贫年代落下关节炎的毛病,如今读书时,膝盖必须焐得暖暖的。人在火桶里,膝盖上搭着棉絮,再想一想从前煤油灯下的寒夜,人窝在台灯前、火桶里,愈发感到今天的温暖。

       小寒大寒时节,我喜欢读旧卷,是难啃的那种。从《诗经》《楚辞》,到《吕氏春秋》《淮南子》,一边读,一边查古汉语辞典。那些远古时代的文字在眸前翻腾时,书卷里有沧桑感,文字中有冰雪气。古文是我阅读世界的“岁寒三友”——松、竹、梅,也是汉语文化的雪山高原,每当冬日,我必要再攀登和观瞻一回。此外,我也阅读长卷,多是历时百年流传的经典名著。我有自己偏爱的书籍,《红楼梦》《日瓦戈医生》《癌症楼》《魔山》《静静的顿河》,这些长篇年年读,年年体悟更深。不知不觉,曾经仰望的雪峰在中年的阅读里慢慢融化,冰雪消融,汇入人生长河。

       冬天里的深阅读,每次都会持续数个小时,我能保持这样的安静,连我自己都会很惊讶。我沉醉于全心阅读的世界,不看朋友圈更新,不知道子夜临近。远离尘世喧嚣和手机烦扰的我,像鲸鱼回归大海,体味着清寒时光的自由欢畅。

       手不释卷地阅读,手不离笔地批阅,和古人对话,与世界交谈,在冬天的寒夜里,做一个不知餍足的读书人,我倍感温暖和幸福。何愿斌
看新闻
求帮助
想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