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影里的古韵元宵

发布时间:2025-02-14 11:27:36

河北广播电视台(集团)

河北广电报业融媒体

国+社区新媒体 每天影响过亿人

       元宵佳节,灯火辉煌、汤圆甜蜜、灯谜趣解,我们与古人共赏千年传承的节日风华,感受传统佳节的璀璨魅力。我要发表——

       月色皎洁映元宵,古诗意浓情满溢,携千年传统跨越时空,我们与文人墨客共佳节。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无灯火,不上元,元宵之夜,凤箫声动,灯笼轻摇,彩光四溢,璀璨夺目,车如流水马如龙,热闹喧嚣至极,正如宋代诗人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中所描绘:“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唐代诗人崔液在《上元夜》中写道:“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彼时京城解除宵禁,人们纷纷涌上街头赏灯,灯火辉煌的场景犹如一幅流光溢彩的画卷。灯会不仅是观赏,更是人们社交娱乐的场所,孩童们手捧兔儿灯,老人们言笑晏晏,青年男女倚灯私语,不论相识与否,良辰美景,灯火阑珊处约会,浪漫得不可方物。

       颗颗圆润甘甜的汤圆,寄寓着团圆美满。“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汤圆味儿异于旧年味,但寓意未变,家人围坐一桌,共享软糯甜香的美食。符曾的《上元竹枝词》,光看诗句,就令人垂涎欲滴:“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芳香浓郁的桂花馅料里裹着酥脆的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晶莹如玉的江米,这样做出的元宵自然醇香怡人,令人回味无穷。

       “香泽糯米做汤圆,沸水飘银富贵咸,入口绵甜滑润爽,阖家欢乐醉天年。”虽然南方和北方有“滚元宵”“包汤圆”之分,但不论是哪种,它们外表相似,寄意相同,都是把一年的愿望和美好包裹其中,期盼来年如汤圆般圆满和谐。“岁岁元宵有,今年异样多”,道出了人们对这一美食的喜爱。糯米捏成团,包入甜馅,投于沸水中煮熟,每一口都满含幸福祈愿。

       清代诗人家震涛《打灯谜》诗云:“一灯如豆挂门旁,草野能随艺苑忙。欲问还疑终缱绻,有何名利费思量。”灯笼上悬挂的谜面,等待着聪明才俊来挑战。五光十色的彩灯,逗趣启智的谜面,耐人寻味。清代的猜灯谜诗画:“弹壁灯贴三面题,摩肩搭背来猜谜。本似前朝射覆事,文思机敏方解疑。”来解谜的人络绎不绝,猜中者欣喜万千,未中者摇头叹息,有些遗憾。猜谜激发智慧,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也让传统文化在游戏中得以传承。“儿孙围坐说灯谜,亦复人人笑语嬉。”这样的场景,至今不衰,历久弥新。

       元宵佳节,舞龙灯祈吉祥,传统活动蕴含深远文化与民心所愿。

       今夜,我们携手穿越千年岁月,与古人共赏佳节风华,领略其历久弥新的文化韵味。感受岁月深处,传统佳节绽放的璀璨魅力。田雪梅
看新闻
求帮助
想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