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微信昵称

发布时间:2025-07-05 12:07:32

河北广播电视台(集团)

河北广电报业融媒体

国+社区新媒体 每天影响过亿人

       “微笑”不只是母亲的微信昵称,更是她用一生书写的生命态度。它藏在清晨晾晒的被单里,躲在厨房飘出的饭菜香中,也刻在她面对病痛与离别时的从容里。我要发表——

       母亲的微信昵称是“微笑”。今年八十三岁的她,已有八年“微信史”了。这个昵称是2017年她刚用上智能手机、下载微信时毫不犹豫定下的。

       那一年元旦,父亲摔了一跤,卧床四十二天后永远离开了我们。哥哥担心母亲孤独,便给她买了部智能手机解闷。当被问起微信昵称时,母亲脱口而出:“微笑。”仿佛这个词早已在她心中等待多年,像一束光,照亮了那段灰暗的日子。

       起初,我以为这只是一个随意的名字。后来才明白,“微笑”这两个字,藏着母亲对生活最深的态度。

       父亲走后,哥哥弟弟都想接母亲同住,方便照料。她却婉拒:“儿啊,妈身子骨还行,能照顾好自己。你们忙你们的,别操心。”姐姐想接她去县城享福,她笑着摇头:“七不留宿,八不留饭,我这把年纪了,就不给你们添麻烦了。”语气从容坚定,我们拗不过,只能抽空帮她收拾家务、洗洗涮涮,却不再勉强她改变生活方式。她的房间里依旧摆放着父亲生前最爱坐的老藤椅,阳台上晾晒的衣物整整齐齐,厨房里飘着熟悉的葱花香味——一切都像父亲还在时那样,井然有序,安静温暖。

       母亲年轻时,和村里识字的刘婶是至交,两人常分享美食,互道家长里短。上次视频通话,母亲说起有人冒充快手客服骗刘婶的事。刘婶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快手客服,说她的快手直播功能未关闭,每月会扣800元费用。刘婶一听要扣钱,慌了神,连忙问怎么办。对方一副热心肠地说可以帮忙处理,但不一定保证成功,让她试试看。随后,刘婶按照对方指示,在浏览器中复制粘贴网址链接,一步步操作,糊里糊涂地转出了1300元。事后回想,懊悔不已,竟因此大病一场。母亲说起这件事时,语速慢了下来,眼神里透着心疼,也夹杂着一丝庆幸:“还好我没那么多钱,不然也得被骗得睡不着觉。”

       我叮嘱母亲要小心,现在的骗子花样百出,防不胜防。她却豁达地笑道:“我活了大半辈子,还能不明白‘没有利,谁早起’的道理?再说啦,我微信里就那点买菜的零钱,闺女放心,我自己心里有数。”

       前几年我生了一场病,原本想瞒着母亲,可母女连心,病情加重时还是被她察觉。等病情好转后,我主动与她视频联系。屏幕那头,母亲语气温柔而坚定:“我闺女平时太忙了,生病就是老天爷让你歇歇。等你出院回家,妈天天给你做你最爱吃的荞麦面摊馍馍和臊子面。医生都说你的病能治好,咱们就安心配合治疗。你从小就是最坚强的孩子,还记得高考前发烧,打着点滴还在背单词吗?妈妈永远相信你!这次你也一定行!”

       手机屏幕里,母亲鬓角的白发在灯光下微微发亮,眼角的皱纹随着笑容舒展。没戴假牙的她显得那么苍老,却又格外温暖。她认真地说:“网上说,用微笑迎接每一天,生活就会回馈温暖;用微笑拥抱生活的每一个瞬间,幸福便会不期而至。”

       我笑着回应:“对,微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那一刻,我终于懂了。“微笑”不只是个微信昵称,更是母亲面对风雨时做出的选择,是她始终挺直的脊梁。她的微笑里,藏着岁月磨不去的坚韧,含着苦难压不垮的温柔。那是历经生死离别的淡然,是送走至亲仍不言苦的坚强,是看着子女远行却始终守候的深情。管笛琴
看新闻
求帮助
想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