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高效源于充分的准备,人生路上,每一次静心“磨刀”,都是为更有力地“砍柴”。我要发表——
小时候,每到暑假回到家,我就帮着父母干活,做饭、割草、放牛,印象最深的要数割草了。
夏天是植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尤其是七八月份,随着雨季的到来,充足的雨水和充沛的阳光让田埂上的杂草和地里的庄稼一起猛长,几乎一天一个样。我家有七八块细长的地块,像一条条飘带从上到下环绕在山腰上。为了让地里的庄稼能更好地生长,就要把长在地块之间地埂上的杂草清理干净。每天天刚亮,母亲就催促着我和妹妹起床和她一起去地里割草。但每次出发之前,母亲总会先去磨镰刀,同时嘴里念叨道:“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见她半蹲着身子,双手握着镰刀的两端在条形的磨石上来回推拉,伴随而来的还有那咔嚓、咔嚓的声响。母亲偶尔会停下来,用拇指轻轻地试试刀锋,确保镰刀锋利才会心满意足地起身,再催促我们上路。
母亲口中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那时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也就停在表面——把镰刀磨快了能让我更快地割草,因为自己的经历也确实验证了母亲说的话。有时候带着母亲磨过的镰刀,轻松地就把草割下来了;而有时候遇到小伙伴来喊,我随手就抓起钝了的镰刀匆匆出门,结果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草割下。后来随着年岁的增长、学识的增加,慢慢地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运用。
上初中的时候,一段时间我因为记不住或不理解数学课本上的知识点,我就边翻看课本边做作业,可这样做的结果是导致我做题速度比较慢。后来突然想起母亲说过的话,于是决定换个方法,先复习课本知识再做作业,结果我不仅快速完成了作业也掌握了所学的知识点。后来我又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其他学科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尝到甜头的我慢慢习惯于把这句话不断地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乃至到后来的工作中。做饭前进行一个简单的计划,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出门旅游前先做个攻略,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做到有的放矢……因为有所准备,过程中常常能不慌不忙,并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慢慢地,遇到事情我不会急着去处理,而是牢记着母亲灌输给我的“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理念。先给自己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找出适合的方案,从而避免走太多弯路,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记得有一次,单位突然接到一项任务:在三天内举办一次业务培训,参训人员包括企业负责人、乡镇工作人员等共计一百多人。作为此次的培训总协调人,我虽然明知时间紧、任务重,但我也没有立即安排人去执行,而是花了两个小时时间去制定详细的方案,明确会议服务、住宿饮食安排等相关人员及其职责,再对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准备相应的应急措施,最后才进行安排。结果,大家按各自的职责和分工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最终为这次培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锻炼了我的统筹协调能力,也得到了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为自己后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是的,“磨刀”,磨的不仅仅是工具,更是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心态。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技能,我磨砺了智慧之刃;通过培养坚韧、沉稳的心态,我磨出了面对困难的勇气之刀。谢琼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