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有花,不惧平凡,灵魂自会绽放芬芳。我要发表——
小区新开了一家花店,名为“有花”。开业当天,我路过店门口,乍见店名,心想这名字未免太过随意敷衍。在周围一众“夏礼”“为爱生花”“花间集”……这些清新雅致的花店名字的对比下,“有花”显得尤为寡淡。第一次踏进“有花”,是为了帮朋友取一束花。原本预定的时间是下午两点,我却提前到达。刚踏进店里,外头的暑热被瞬间挡在门外,一个瘦瘦高高的女人迎了上来,伴随着她的身影,一句热情的“欢迎光临有花”也传了过来。
“你好,我来取尾号7389预订的花。”在我表明来意后,女人面露歉意,解释花束还没扎好,需要等一会儿。我说明是自己提前到达,可以等。她招呼我坐下,转身去吧台给我倒了一杯柠檬水,又在一棵矮小的植株上摘下几片叶子,简单处理后放入杯中。我从她手中接过杯子,发现刚刚加入的是薄荷叶。提神的薄荷与清爽的柠檬交融,一口冰爽下肚,午后的低迷便驱散了。
杯里的水已喝了大半,见女人仍未动手扎花,我放下杯子正准备起身,她抬头望了一眼墙上的钟,示意我一起到操作台。两株金黄灿烂的向日葵挺立在一个白色的水桶里,女人看了一眼,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时间刚好,它们醒来了。”“醒?”女人笑着说:“是呀,刚才就是在等它们醒来。你看,这会儿多精神!”
操作台上,一把剪刀,十几朵各色的花。在她一双巧手中翻飞流转,看似不经意地摆弄,每一朵却又恰到好处地归于某处,不过数分钟功夫,一束花便已完成。
我接过花准备离开,“稍等!”她迎面走来,我下意识地将花递给她,可她没有像其他花店的工作人员那样在花束上喷洒保鲜液,而是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手写着每个品种的花的照顾方法和注意事项。
突然,她弯下身又轻轻抚摸了一下这束花,似乎在做着最后的道别……待我转身离开,身后又传来那熟悉而热情的声音:“欢迎下次光临有花。”
花,似乎与现代人心中的某种情愫达成了契合,是仪式感的象征。送花的日子并不是天天有,所以再次光临“有花”,已数月有余。
第二次的接触,让我了解到了更多女人的故事。多年前,她曾是一位独立设计师,经营着一家不大的设计事务所。刚起步的她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孩子,在家人的劝说下,她从事业的前线退回到家里,做起了全职妈妈。本想着等孩子长大后重新开始,可多年未变的设计风格早已不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因此,她彻底告别了设计领域。那段日子,她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凭借着对花卉的喜爱,开始经营这家小店。
林清玄写有《百合花开》一文,一株百合花在断崖上艰难求生。当杂草们嘲笑百合花的梦想时,百合花却回应道:“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眼前的女人,让我恍惚间看到了这朵断崖上的百合花。
当她将我预订的花交到我手上时,我终究忍不住问道:“老板娘,为什么店要取‘有花’这个名字?”她莞尔一笑:“心若有花,野草也美。”哦!那一刻,我才惊觉肤浅之人竟是自己。这小小花店之中,原来藏着一颗如此纯粹而丰盈的灵魂。黄彬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