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播种

发布时间:2025-10-06 07:51:58

河北广播电视台(集团)

河北广电报业融媒体

国+社区新媒体 每天影响过亿人

       教师在学生心中播下的种子,或许沉默多年,终将在时光的浇灌下破土而出,长成支撑一生的精神支柱。我要发表——

       清晨路过小学校园,看见穿白衬衫的年轻教师正蹲下身给一年级新生系鞋带,朝阳透过香樟树叶,在她发梢洒下碎金。九月的风,拂过枝头,悄然染上一抹淡黄。空气里少了些溽热,多了份澄澈。街头巷尾,花店里康乃馨与百合的清香尚未散去,新学年的铃声却已清脆摇响。这是一个属于收获与起始的双重季节,而将这两者完美衔接的,正是我们生命中的播种人——老师。

       我的书柜深处,珍藏着一本缎面封皮的毕业留言册。纸页已微微泛黄,字迹却依然清晰。其中一页,是林老师用她那特有的、清瘦又坚定的笔体写下的:“不必成为最耀眼的那一个,但一定要成为最坚实的那个。”那时年少,心比天高,对这句朴素的寄语并未完全懂得,只觉得它不如“前程似锦”听起来那般热烈。

       直到十多年后,在人海浮沉中,在一次次选择与跌倒间,这句话才仿佛被时光擦亮,一次次在我的心头叩响。它告诉我,人生的价值从来不止一种刻度,沉静的坚守、负重的笃行,同样是维系着社会运转的根基。这,便是老师在我心中播下的第一粒种子。它沉默了许多年,还能在生活的土壤里,生出坚韧的根茎。

       前些日子中学同学聚会,聊起当年种种,才发现几乎每个人心中,都存着这样一粒被精心播下的种子。叱咤商海的同学说,他至今记得数学老师那句“解题的密钥,藏在下一个转弯处”,这让他养成了在困境中永不放弃探求的习惯;当医生的女同学说着说着忽然笑起来,模仿起生物老师讲课时的习惯动作:“记得吗?老师总喜欢用右手托着显微镜,左手比划着说‘看,细胞们在开舞会呢’。”她说着下意识做出那个独特的手势,霎时间,我们依稀都回到了16岁的实验室,听见显微镜镜头转动时的轻微咔嗒声。

       我们相视而笑,心中了然,老师当年的劳动,并非即刻的收割,而是持续的播种。他们站在我们人生的春天里,将知识的丰饶、思考的乐趣、为人的品格,一粒粒、一颗颗,小心翼翼地埋进我们稚嫩的心田。这些种子形态各异,有的关乎理想,有的关乎品性,有的则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想起《礼记》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方知古人之诚不我欺。

       它们或许不会立刻破土,却在我们此后漫长的人生旅途上,借助某一场雨的浇灌,某一缕风的吹拂,突然苏醒、发芽、吐叶,最终长成支撑我们一生的精神支柱。这便是教师工作的伟大隐喻:他们耕耘在生命的春天,却将最丰硕的秋收,馈赠给了未来的每一个季节。

       望着老师牵起小手的背影,忽然明白:那些看似寻常的晨昏里,藏着最动人的传承。一代代教师用爱与智慧,将文明的薪火悄然传递。那些被细心播下的种子,在时光深处静静生长,终将在某个意想不到的季节,破土而出,让整个世界都听见花开的声音。尹小英
看新闻
求帮助
想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