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月,三代人

发布时间:2025-11-12 13:01:32

河北广播电视台(集团)

河北广电报业融媒体

国+社区新媒体 每天影响过亿人

       一轮明月,映照三代人的悲欢与守望;一块麻饼,承载岁月流转中不变的团圆情深。我要发表——

       又是一年中秋,故乡的味道总是先到。家弟寄来的月饼,是老家湖北的港饼麻饼,一只油皮纸袋,裹着个大月饼。拆开一看,月饼足有八寸盘子那么大,饼面密密铺满芝麻,厚实、朴素。

       这饼,仿佛是老家捎来的一封信,缓缓展开了三代人的中秋记忆。

       小时候,长年在外工作的父亲,总能在八月十五准时回家,兴致盎然地把小方桌搬到大屋门前,郑重地摆上月饼。儿时的家,院大门阔,一抬头就是满天满眼的月亮。一家人在温柔如水的月下坐齐了,围着一方小桌子吃饼——赏月的吃食,简单得不过是一只切开的大芝麻饼,就着一杯白开水。但这饼的味道,真是甜啊!渐渐地,一轮极清亮的月亮,挂到了大樟树的树梢上,人影儿悄悄地拉长,父亲的话也意味深长起来:“我们尝月饼,也敬月亮。”现在想来,我们敬的,是被月光照得圆满的团聚时光,也是敬那简朴却又厚重的岁月啊!
  后来,我成了家,一家三口在异乡过节,少了众人围桌的热闹,却总能把这万家团圆的节日,过得闲情逸致。

       有一年中秋,家里有一罐用木盒装的月饼,饼吃完,盒子便空了下来。方方正正的木盒透出木质的朴拙。我突发奇想,何不在木盒上动笔画一幅画?于是全家动手,磨墨、铺毡,我一挥笔,用毛笔在木盒上勾勒了一幅模仿丰子恺的画,盒子也摇身一变,成了一件独一无二的黑白抽象作品。时隔五年,这件手绘木盒,依然静静地立在书架上陪伴着我们,诉说着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中秋趣味。

       如今,儿子远渡重洋求学。去年中秋,我们特意去阳明古镇拍照,为的是让大洋彼岸的儿子看一眼祖国的月亮。那晚,姚城的通济桥上,月正当头,月下的姚江静谧清幽,河畔两旁热闹的古镇沐浴在清明的月色中。我一边陶醉于眼前美景,一边同儿子视频分享这轮明月。

       而屏幕之中,他身后正是异国多雨的街头。愿“与君千里共婵娟,赤子情怀永不改”。儿子说出这话时,我眼眶一下子湿了。

       这一轮圆月,对远在异乡的孩子来说,何止是安慰?它带来的,是一种大国小家的朴素思念;而对于我们,却是头一回如此真切地感受到,这平凡人间里,蕴藏着多么难得的现世太平与昌盛之美!

       眼前,故乡的麻饼静静地躺着。我小心地掰下一角送入口中,那熟悉的甜香顷刻弥漫开来,三代人的滋味涌上心头:父母辈坚守的醇厚,是传统在时光里的沉淀;我们这代经营的温暖,是平凡生活里的小幸福;孩子远方追寻的甘苦,是逐梦路上的无畏与执着。

       窗外,月光无言。它曾照亮父亲院中的樟树,拂过我家的窗台,如今又追随孩子的脚步,去了遥远的他国。

       正沉吟间,手机屏幕亮起,是弟弟发来的消息:“姐,你们那边的月亮,圆了吗?”

       我抬眼看了看桌上剩下的麻饼,油皮纸在灯下泛着柔和的光。

       “月亮正圆着,”我回复道,“饼,也很香,和从前一样。”欧阳凝芳
看新闻
求帮助
想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