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社区>看新闻>报上说了
GDB评论|能否来一场学生形式主义负担的大检查

发布时间:2023-11-25 10:19:54

河北广播电视台(集团)

河北广电报业融媒体

国+社区新媒体 每天影响过亿人

       近日,“福州取消安全教育平台强制打卡”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紧随其后,厦门、成都、济南、泉州等地也纷纷下发通知,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的强制要求,重申自主、自愿原则。特别是泉州还在通知中明示“平台”学习情况“不再纳入年度全市学校安全目标责任管理考核指标扣分项目”。

       据了解,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始于2013年。当时,教育部基础一司委托中国教育学会开展安全教育的相关实验和试点工作,选择适当地区建立学校安全教育平台,旨在让孩子们于平时打卡中学习安全知识,开展安全教育,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安全教育水平。学校安全教育平台上很多内容对孩子增强安全意识也的确有帮助,相关内容都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设计的,且都是通过通俗易懂的动画来传播安全知识。无论从安全教育的出发点还是设计内容而言,学校安全教育平台本身并无不妥,权威专业的安全知识,能帮助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但落到实地效果却差强人意,饱受家长或教师诟病。

       从学生与家长的视角来看,一方面,安全教育平台的打卡要求给学生和家长增加了额外的负担和压力,影响了学生的课余休息与家长生活。另一方面,大多学生并不学习,而家长只为完成任务,并不认真观看视频,不仔细答题,安全教育平台的打卡要求流于形式。从学校与老师的角度来看,由于面对上级考核基层老师也显得无奈,不督促完成就可能影响班级、老师评奖评优,最终安全教育的“层层压实责任”就变成了“层层完成任务”。

       安全教育有多重要,自不待言。然而,叫停安全教育强制打卡学习,却让家长和老师都松了口气。这当然不是说安全教育不重要,恰恰说明安全教育绝不能流于形式和任务,甚至成为家长和老师的负担。

       事实上,安全教育直接关系到青少年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有专家指出,通过科学的安全教育,能提高学生们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有效避免的。显然,这是防患于未然的重要一步。

       对于家长来说,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要融入日常生活,善于借助身边的场景教育引导孩子远离危险,避免受到伤害。比如,冬季要注意防火防电,夏季要远离野泳,出门遵守交通规则,不横穿马路,乘坐公交车、地铁时不抢上抢下等。同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行为。

       对于学校和老师来说,要经常性地加强校园安全教育,比如,教育学生不在人群中追逐、打闹,防止磕碰受伤等。要通过多种活动的开展,借助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等有利时机,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认识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教育平台取消强制打卡深受欢迎的另一原因是近年来学校的社会职能被过度挖掘,各方都试图通过“学校-老师-家长”这一信息、指令传导链条,实现各种治理意图,进而出现越来越多的非教育目标通过学校实现。从“扫黄打非”、反诈宣传到禁烧秸秆宣传,从强制下载各类App到视频学习打卡、截图拍照留痕,而学校的实现方式,往往就是各种各样的强制打卡、家长群接龙,这么说起来,安全教育打卡还不是跑题最过分的家长负担。

       针对学生们的这些负担,有关部门是否可以来一场学生形式主义任务的大检查,让孩子、老师们从各种打卡、摆拍中解放出来,给孩子们彻底松绑,我们拭目以待。商谈



见《河北广播电视报》2023年第47期(2023年11月24日出版)

推荐阅读

天天JIA+(5月8日周四)河北主要降水时段公布;石家庄跻身全国游客接待量前二十

2025-05-08

补贴2000万元,2025河北电影惠民消费季活动启动!

2025-05-08

领略燕赵好风光 感受河北新气象——《山河锦绣入画来》“美丽河北”慢直播特别节目录制完成

2025-05-08

新华区大安舍社区开展“温情母亲节,饺子连心桥”包饺子活动

2025-05-08

看新闻
求帮助
想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