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社区>看新闻>社区新闻
卢朝贤家庭:孝善家风在三代人中传承

发布时间:2023-11-27 13:08:08

河北广播电视台(集团)

河北广电报业融媒体

国+社区新媒体 每天影响过亿人

       “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娶了我老伴儿。”家住石家庄市新华区宁安街道聚新路社区85岁的卢朝贤老人如是说。结婚56年,从青丝到白发,二人相互扶持、相互尊重,夫妻二人以身作则,让孝善家风在三代人中传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善与美。

       卢朝贤的老家是河北衡水市冀州区。“老伴儿和我是一个村子的,我们当时上学的时候就见过,也认识。”卢朝贤的老伴儿马丽纯今年83岁,当年两人经人介绍认识。1967年五一前夕,他们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当时物质条件匮乏,我从老家赶到唐山,我们就在招待所内,买点瓜子、糖果,和他的战友们热闹热闹,就结婚了。”马阿姨说起当年结婚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结婚第三天,卢叔叔接到任务,需要赶往外地。他因为工作原因,时常在外执行任务,照看家庭的责任就落在了妻子身上。

       卢朝贤说,参军入伍的13年里,马阿姨扛起了家庭重任,照看生病的婆婆,挣工分,给家中父母、孩子做鞋、袜子、衣服,修屋、盖房等等,都是她一手操持。13年间,他们聚少离多,2个孩子呱呱坠地后,也是由马阿姨一手带大。用卢叔叔的话来说,“当时,我在外地工作,大儿子什么时候出生,我都不知道。上有老下有小,这么些年,是她为我撑起了这个家。”

       “他能平平安安地回来,就已经很好了。”马阿姨理解卢叔叔的工作要求,在为家庭操劳的这些年间,她没有一句怨言。1973年,卢朝贤退伍转业回到石家庄市车辆厂,做起了车辆钳工。但这时,卢叔叔和马阿姨仍然两地分居,“家里事情多,孩子、老人都需要照看。”马阿姨说,那段时间,卢叔叔经常单位和家两边跑,一个月回家两次。直到1982年,马阿姨搬来石家庄市,一家四口才结束了聚少离多的分居状态。搬来的第二年,马阿姨主动提出把公公从老家接来养老,老人家也是在他们的精心照顾下活到近百岁。夫妻二人对老人的孝顺和敬重,让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两个儿子也先后参军入伍,现在都转业回到石家庄市,陪在老人的身边。“儿子和儿媳都十分孝顺,每逢周末,他们会特意接我们过去,洗洗澡、吃吃饭、聊聊天。”马阿姨说起如今的生活,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您看,前段时间,我生病住院,儿媳看到别人身上穿的马甲不错,马上给我也买上了。”卢叔叔指指身上的马甲,笑着说,孙子、孙女们只要休息,都会跑过来看望,整理家务、擦玻璃、陪他们唠家常。

       正是孩子们这份发自内心的惦记与关心,让卢朝贤老俩口心中十分温暖。卢叔叔和马阿姨两人的以身作则,也让孝老爱亲、和睦善良的淳朴家风在家庭中得到传承。如今,卢朝贤一家三代同堂,和睦美满,上孝下贤,其乐融融。

推荐阅读

天天JIA+(5月8日周四)河北主要降水时段公布;石家庄跻身全国游客接待量前二十

2025-05-08

补贴2000万元,2025河北电影惠民消费季活动启动!

2025-05-08

领略燕赵好风光 感受河北新气象——《山河锦绣入画来》“美丽河北”慢直播特别节目录制完成

2025-05-08

新华区大安舍社区开展“温情母亲节,饺子连心桥”包饺子活动

2025-05-08

看新闻
求帮助
想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