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社区新媒体报道 石家庄大剧院和王律文艺评论家工作室联合举办的“哪吒年画影剧海报收藏展”,在展出一个月之后圆满完成。近日,石家庄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和河北省戏剧家协会组织多位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莅临石家庄大剧院观展,并在展览收官研讨会上,谈论观感,共叙河北文艺和中华传统文化主题。
让经典作品重现昔日辉煌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院长赵涛表示,在展览中看到当年河北梆子电影《哪吒》的海报,我觉得河北梆子剧院的经典作品令人震撼,我们的前辈们能够在上世纪80年代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电影中显示的很多特技让人称道,其实当年在舞台上,我们的艺术家同样能够做到,很多巧妙的设计就是老师们自己创想的,很多道具都是他们亲手做的。这个戏多年没有演了,就像剧院多年来积累的很多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伴着人的老去而不可再得了,所以我们现在正在想办法整理、保护、数字化。能够把我们的经典作品重现昔日辉煌,这是我们的责任。
创作出具有河北特色的优秀神话题材作品
河北影视集团原董事长、河北电影电视剧创制工作委员会主任申晓义认为,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内容、由中国青年电影人为主创的动画电影《哪吒2》在国内外热映,形成了新的文化现象和市场地标,现在王律工作室联手石家庄大剧院和河北中联院线等单位配合哪吒文化传播举办哪吒年画和海报展,又与电影热映相映成趣,可喜可贺。一部电影成功的因素很多,对于中国电影人来说,值得学习的有一条是摒弃急功近利的“长期主义的胜利”。当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河北也有“女娲补天”、“涿鹿之战”等优秀神话题材和一些优秀青年电影人,如何整合资源、集结团队、付诸行动,创制出不负时代和文化沃土并赢取市场的电影精品,是值得研究的现实课题。
河北梆子《哪吒》因为真情打动人
河北梆子著名演员、梅花奖得主吴桂云说:“《哪吒》和《钟馗》的编剧肖方老师在世的时候,给我讲过排《哪吒》排《钟馗》的事,让我觉得戏曲就要坚守,要心无旁骛做一件事,我们一生做好一件事情就值了。我想因为包括戏曲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太经典了,博大精深,人如果不能塌下心来苦心研读,是不会理解的。当年老艺术家们创造出《哪吒》和《钟馗》这么好的作品,他们还在写‘我们在探索研究’。钟馗我演了36年,36年里一代代艺术家给我讲坚守的过程。这个哪吒展览我看了两次,因为这是我们河北梆子的戏,哪吒、钟馗都是中华民族惩恶扬善的故事人物,特别符合河北梆子剧院。电影拍摄40多年了,1983年河北梆子那么人才济济,1985年《钟馗》排出来也火遍全国。两年前我们在天津演出《钟馗》,票房卖出37万元;今年元旦在石家庄大剧院演《钟馗》也是爆满。百姓在呼唤什么?呼唤真善美,真实情感。河北梆子《哪吒》有家国情,有爱百姓之情,有母子情,真正的情感才能打动人。”
希望重新打造河北梆子《哪吒》
河北省文旅研究院原副院长赵惠芬表示,刚才看了展览,很有感触,哪吒也好,孙悟空也好,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基因,有各种艺术形式表现,过了多少年再看,还是能给我们带来冲击,因为历史文化积淀在我们心里。我们一直说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能不能自信地把我们的价值观拿出去?我们真正传达给世界的,最终还是内容为王。传统戏曲优秀文化传承是一脉相承的,虽然曾经式微,也一直在往回找,现在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感兴趣。作品能走多远,会不会成为经典,需要时间的考验。我们河北梆子的经典《哪吒》,是具有我们风格的东西,文武带打,是我们的优势,是不是可以重新打造?包括《宝莲灯》,我都觉得可以重排一版。
年轻的编剧导演要俯下身去深入挖掘传统文化
河北省文联原副主席、省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贾吉庆在发言中指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的根。传统文化重在传承发展,祖先创造的好东西应好好保护下来。王律同志的哪吒收藏展就是保护挖掘传统文化的很好体现。省剧协20年来,组织编写《河北戏剧史》,并且每年出一本书,就是把河北省戏剧方面的大事活动都记录下来,传承下去。为什么哪吒电影这么出乎意料、影响这么大?总结起来还是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再现。更希望年轻的编剧导演要俯下身去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哪吒电影本身就是得益于传统文化的滋养,很多表现都是戏曲的东西。因为传统文化丢失太多,所以这些年我们做戏曲进校园,很受学生欢迎,也非常有意义。我们的艺术创作就应该从传统文化入手,有深厚根基的艺术作品一定能走出来。
有责任弘扬传承燕赵艺坛的精品力作
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石家庄市文联副主席王律衷心感谢了各位我省知名艺术家支持哪吒收藏展。他讲述了哪吒形象图谱的古今演变,从古老神话传说发展到文学名著中的经典故事,从古典昆曲《乾元山》到京剧《陈塘关》,再到上海美术电影厂《哪吒闹海》动画片和河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戏曲电影《哪吒》,新世纪以来拍摄的动漫影片《哪吒传奇》《哪吒重生》《我是哪吒》《哪吒1》《哪吒2》等,国产动漫电影一路高歌猛进,所向披靡冲顶世界影坛巅峰。
王律老师动情地表示,在当下电影《哪吒2》爆火的情形下,更应该倍加珍视40多年前河北故事片正式起步拍摄的第一步戏曲影片《哪吒》,艺术大师裴艳玲先生塑造的小英雄形象风靡一时,影响深远。该片以河北梆子的舞台演出为蓝本,荟萃了一大批著名艺术家,电影当年在全国一炮打响,展现了戏曲电影的魅力,亦展现了河北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河北文艺的骄傲之一。作为一名省会文艺工作者,有责任为弘扬传承燕赵艺坛前辈的精品力作奉献自己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