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诚意,首先藏在“近”的巧思里。地理上的“近”是天赋,但把“近”变成“方便”,才是真功夫。京津游客早上8点从国贸站上车,1个多小时到涿州,喝碗热豆浆再逛三义宫;上海游客坐高铁6小时到石家庄,转头就能钻进正定古城的青石板路,看晨光里的荣国府飞檐;就连山西大同的朋友,开车2小时也能到蔚县,蹲在暖泉古镇的老戏台下,看一场打树花的炽热火雨。更贴心的是,河北推出“旅游包车周末与节假日免费入冀”政策,大巴车过路费全免——不用抢票、不用换乘、不用算时间,说走就走的“周末旅行”,在河北变成了“说下楼就下楼”的日常。
这份诚意,更浸在“美”的诚意里。河北的美,不是单一的“打卡点”,而是一桌“满汉全席”式的体验。如果你爱山水,金山岭长城的晨雾会给你水墨画的意境,草原天路的野花会给你油画般的灿烂;如果你迷历史,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藏着康乾盛世的密码,清东陵的神道石像生讲述着时光的故事;如果你想找点新鲜,可以到崇礼的滑雪场上撒欢儿,邯郸的广府古城墙下还能跟着非遗传承人学打太极。河北的美,是“一步一景”的从容,更是“景景相连”的贴心。
这份诚意,最终落在“暖”的细节里。游客要的从来不是“打卡完成任务”,而是“被记住的温暖”。在正定古城,汉服店的老板会主动帮你整理发簪,茶馆的老茶客会笑着提醒你“这碗缸炉烧饼趁热吃”;在坝上草原,民宿主人会提前备好驱蚊液和热奶茶,看你骑马回来,一边擦汗一边说“今儿的风可真舒服”……
有人说,旅游的最高境界是“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河北用诚意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刻意包装“人设”,而是把“近”的便利、“美”的多样、“暖”的细节,都变成游客能触摸、能感受、能记住的真实体验。当越来越多的人周末选择河北,不是因为“这是网红地”,而是因为“这里懂我”:懂我想找个地方放松,懂我想带孩子看世界,懂我想和家人过点不一样的日子。这样的河北,值得被更多人看见;这样的诚意,终将换来更温暖的奔赴。商谈
见《河北广播电视报》2025年第27期(2025年7月4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