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社区>看新闻>本报专访
省台名主播丨源源:用动听旋律疗愈人生

发布时间:2025-08-18 10:52:14

河北广播电视台(集团)

河北广电报业融媒体

国+社区新媒体 每天影响过亿人

       国+社区新媒体报道(河北广播电视报记者  张惠菊)每天下午两点,河北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总会准时流淌出温柔的声线,伴随着动听旋律,主持人源源带着她的《乐随心动》如约而至。这档以经典老歌为底色的节目,总能让奔波的听众不自觉放慢脚步,让浮躁的心绪渐渐沉淀。“用音乐疗愈人生”——不仅是节目的宗旨,更是源源21年广播生涯不变的坚守。

“总有一些歌会路过我们的生活”:深耕音乐节目21年
 
       “上世纪90年代的流行歌曲像阳光一样滋养了我,也照亮了我的人生方向。”源源对音乐的痴迷从年少时就扎下了根。那时最珍贵的收藏是几抽屉磁带,上百盘卡带里整整齐齐码着她偏爱的旋律,如今还完好地保存在家里,成了时光的纪念品。

       2004年河北音乐广播筹备,正要从河北大学毕业的源源在几轮面试中脱颖而出。她至今记得面试时那句掷地有声的承诺:“如果以后大家听到了我,那么我在岗上;如果没有,那我一定还在路上。”入职后,从节目策划到稿件撰写,从素材收集到直播控场,她几乎包揽了所有环节。那是网络尚不发达的年代,没有现成的曲库资源,她就抱着音乐杂志去一首首听,把打动自己的旋律一点点录入硬盘。

       节目开播初期的热闹场景,她至今历历在目。张韶涵的《寓言》刚发行时,一天被听众点播8遍;短信互动高峰时,一小时能收到800多条留言,即便每条短信要花一块钱,听众热情依然挡不住。更让她动容的是集体善意:有次为烧伤儿童募捐,一天收到几十万元捐款,“那种一呼百应的温暖,让我明白广播不只是传声筒,更是连接人心的桥”。

       21年来,她的曲库已攒到2T容量,从绝版专辑到小众Demo,只要是能打动人的旋律,她都像收藏珍宝一样留存。“好歌不分新老,能戳中心脏的就是金曲。”这份执着让她先后主持《我的CD》《音乐飞扬》《星光慢摇吧》《乐随心动》等节目,每一档都稳居同时段收听率前列。
 
音乐疗愈:用旋律抚慰都市孤独心灵
 
       走近源源,会发现她的细腻与敏感仿佛是为音乐而生。常年与旋律为伴,让她对生活有了更细微的洞察,也让她的节目成了许多人的“心灵树洞”。每天下午两点到四点的《乐随心动》里,她总能精准捕捉听众的情绪波动,用恰到好处的音乐抚平他们心灵的褶皱。 

       “音乐是有治愈力的,选对了歌,情绪就有了出口。”源源见过太多被音乐救赎的故事:创业失败的年轻人每天守着节目汲取力量,压力太大的考研学生在歌声里小憩,失恋的姑娘通过电波倾诉心事。他们说“听的不是歌,是有人懂的感觉”,说“源源,你的声音比家人的安慰更敢让我流泪”。这些反馈让她意识到,广播也是有力量的温馨陪伴。

       为了更好地理解听众的情绪,她特意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跟着心理专家学习沟通技巧。现在她更擅长用音乐搭建共鸣:失意时放一首《阳光总在风雨后》,迷茫时选《最初的梦想》,而每次换节目、换时段或最后一期,她总会用《生命是一次奇遇》收尾,“这首歌里有沧海桑田的豁达,想告诉大家,所有相遇和离别,都是值得的”。
 
经典传承与网络新曲:新老音乐在碰撞中重新融合
 
       时代在变,音乐的模样也在变。源源感叹:“以前人们会专门停下听一首歌,而现在音乐更像生活的背景音。”批量生产的新歌让时代记忆变得模糊,每个人的曲库越来越私人,共同话题也越来越少。年轻人的歌单里是电子乐、合成器,而老听众仍偏爱旋律里的故事感。

       面对这种变化,《乐随心动》依然以经典老歌为主,但她从不排斥新曲。“网络热歌我会反复听,找到共鸣点才推荐。”她发现有些小众新歌虽然旋律陌生,歌词里的情感却很真挚,“比如《往事只能回味》的新老不同版本,年轻人喜欢它的轻柔婉转,老一辈听了也会想起自己的青春”。为了让新老听众找到交集,她想出“同主题”的玩法:同样在用纸飞机回忆童年,经典老歌《纸飞机》和网络新歌《我的纸飞机》归属于不同年龄层,“老听众听的是回忆,年轻人听的是新意,反而能聊到一块儿去”。

       为了拉近和年轻人的距离,河北音乐广播策划了《闪光的你》高校歌唱比赛,已成功举办三届。源源积极投身其中,借此去了解当下年轻人的音乐喜好,与他们建立起更多音乐上的联结。
 
我的“小确幸”:电波那头的情感共鸣
 
       “音乐是人间美好,因为一首歌爱上一档节目,因为一档节目喜欢上一位主持人,这种奇妙相遇是我最珍惜的‘小确幸’。”说起忠实听众,源源声音里满是感动。有听众从大学听到成家:“现在带宝宝听你的节目,就像把青春传给了下一代。”

       音乐对源源而言,也是自我疗愈的良方。低落时,她会翻出阿雅的《世界无限大》——16岁听时,觉得广播是神秘的远方;21岁坐在直播间里,才懂歌词里“电波那端有千万个你”的重量;如今再听,更珍惜这个“装着无数情绪的空间”。

       采访结束时,源源马上开始准备下期节目的歌单。看着她专注选歌的侧影,记者突然明白:在这个速食文化盛行的时代,依然有人愿意做音乐的守夜人,让那些打动过她的旋律,继续温暖更多的人。正如她所说的:“美好从不会过时,就像好歌永远值得被听见。”


见《河北广播电视报》2025年第33期(2025年8月15日出版)


推荐阅读

天天JIA+(8月30日周六)河北各地举行活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今日石家庄地铁延时运营

2025-08-3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丨天如洗 水似银 风拂碧波映流云

2025-08-30

政媒聚力 一路生花——河北广播电视台(集团)举办“2025夏日分享会”暨省直厅局优秀合作案例推介活动

2025-08-30

红星街社区举办机器人编程科普研学活动

2025-08-30

看新闻
求帮助
想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