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社区>看新闻>报上说了
GDB评论|《东极岛》让一段历史在光影中苏醒

发布时间:2025-08-21 13:04:44

河北广播电视台(集团)

河北广电报业融媒体

国+社区新媒体 每天影响过亿人

       今年“暑期档”,电影市场依旧热闹非凡。从《长安的荔枝》掀起文化想象的高潮,到《南京照相馆》以黑马之姿斩获高票房,再到《浪浪山小妖怪》的奇幻冒险,每一部作品都在观众心中留下独特的印记。眼下《东极岛》的上映,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历史内涵,将1942年发生在浙江舟山东极岛附近海域的救援事件,鲜活地呈现在观众眼前,让这段不为人熟知的历史重新走进大众视野,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东极岛》的故事蓝本是真实发生的“里斯本丸”号沉船事件。1942年,日军征用的“里斯本丸”号货轮载着1800多名英军战俘从香港驶向日本,途经东极岛海域时被美军潜艇击中。日军在沉船后不仅拒绝施救,还向逃生的战俘开枪。而就在这时,东极岛的渔民没有丝毫犹豫,面对日军的枪炮,他们驾驶着46艘木质小渔船,来回65次,最终在惊涛骇浪中救起384名战俘。之后还在日军的大规模搜捕下,竭尽全力保护了部分幸存者。这些渔民,他们或许只是普普通通的百姓,平日里为了生活在海上辛勤劳作,但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们骨子里的善良与担当被彻底激发,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伟大的人道主义赞歌。

       电影的主题围绕着“海上有难,必救”这一中国渔民的精神展开。这句简单却有力的话语,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刻在渔民骨子里的信仰,是海岛文化的集体记忆,也是国际救援精神的象征。在电影中,当面对日军的枪口和炮火,渔民们虽然有过犹豫和恐惧,但最终还是选择遵循祖训,挺身而出。这种在生死抉择面前坚守善良和大义的精神,深深打动着每一位观众。在战争的残酷背景下,渔民们的这种精神显得尤为珍贵,它超越了国界,超越了种族,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从历史还原的角度来看,《东极岛》堪称一部用心之作。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当时的场景,剧组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在东极岛原址用船运输石料重建渔村,一砖一瓦,都力求与当年的风貌一致。1:1还原“里斯本丸”号,并按沉没阶段分成多段拍摄,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拍摄过程中,剧组还攻克了多项华语电影技术空白,全程水下实拍,用威亚配合演员表演,研发海洋系统模拟船在浪中运动,采用3D扫描、预视化技术保障视效真实,并通过物理特效实现造浪、虹吸等自然效果。这些技术上的突破,不仅为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觉体验,更重要的是,让历史事件的呈现更加真实可信。观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渔民们在营救过程中所面临的艰难险阻,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东极岛》的出现,就像是一声振聋发聩的警钟,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过去。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在二战期间,中国渔民曾经做出过如此伟大的壮举,他们的善良和勇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这部电影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那些在战争中默默奉献、英勇抗争的普通人的致敬。张惠菊

见《河北广播电视报》2025年第33期(2025年8月15日出版)



推荐阅读

天天JIA+(8月31日周日)个人消费贷“国补”即将开启;河北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

2025-08-31

河北省32家企业入围“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2025-08-31

纸短情长,山河为证 ,《山河赤子》带你穿越80年的热血记忆!

2025-08-31

尖岭小区社区:织密防骗网 守好居民钱袋子

2025-08-31

看新闻
求帮助
想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