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社区>看新闻>报上说了
GDB评论|92岁游本昌住进养老院引关注,养老院里过晚年不应被另眼相看

发布时间:2025-09-14 09:06:52

河北广播电视台(集团)

河北广电报业融媒体

国+社区新媒体 每天影响过亿人

       92岁游本昌在养老院跳起手指操时,阳光洒在他脸上,那一瞬,仿佛是岁月与生命在温柔对话。这位曾以“鞋儿破、帽儿破”唱遍大江南北的“济公”扮演者,一生为艺术执着,两度变卖家产,如今在暮年选择栖居养老院,却并未走向沉寂,反而在集体生活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他与伙伴们击掌传球,听人讲故事时笑眼盈盈,用行动诠释着“老当益壮”的当代意义。这一幕,不仅是一个个体的晚年写照,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养老观念正在经历的深刻转变。长久以来,养老院在公众认知中常被贴上“孤独”“无奈”“生命终点”的标签,仿佛进入其中就意味着退出社会、走向衰颓。然而游本昌的生活状态,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选择;不是生命的退场,而是另一种形式的登场。

       养老院不再是封闭的“围城”,而逐渐成为开放、多元、充满活力的生活社区。这里有专业的照护团队保障基本生活,有丰富的文娱活动激活精神世界,更有同龄人之间的陪伴与共鸣,构成了一种新型的“银发共同体”。这种转变的背后,是社会对“体面养老”内涵的重新定义。

       体面,不再仅指物质的丰裕或子女的孝顺,更在于老年人是否仍能保有尊严、自主与社会连接。游本昌在养老院中自由安排生活节奏,参与集体活动,甚至继续以他的经历和人格魅力影响他人,这正是尊严的体现。他不需要被“照顾”到失去自我,而是在被尊重的前提下,继续做自己。这种“舒展的姿态”,正是高质量晚年生活的真谛。

       更重要的是,养老院正从“托底保障”向“品质生活”升级。现代养老机构越来越注重心理关怀与社会参与,通过组织手工课、音乐疗愈、认知训练等活动,激发老年人的潜能与热情。游本昌跳手指操,不仅是锻炼身体,更是对大脑的激活,对社交的回应。研究表明,规律的轻度运动与积极的社会互动,能显著延缓认知衰退,提升幸福感。

       当养老院成为这样的“活力再生地”,它便不再是生命的终点站,而是第二春的起点。当然,这一图景的实现,离不开家庭观念的转变。许多子女仍难以接受将父母送入养老院,认为这是“不孝”。但真正的孝顺,或许不是将老人留在身边却无暇陪伴,而是尊重其意愿,为其选择最适合的生活方式。

       我们终将老去,但老去不该意味着退场。体面养老的本质,是让每个生命在岁月深处依然能被看见、被倾听、被需要。就像阳光洒在游本昌脸上的那一刻,温暖而明亮——那不仅是一束光,更是一种希望:愿每一位老人都能在属于自己的节奏里,优雅地、有尊严地,走向生命的圆满。商谈


见《河北广播电视报》2025年第37期(2025年9月12日出版)


推荐阅读

天天JIA+(9月14日周日)全景展示河北“十四五”征程;石家庄公交大优化

2025-09-14

十届河北省委第九轮巡视现场巡视期间信访举报方式公布

2025-09-14

《弃女翻身化厨圣》:解锁民国厨娘逆袭,见证河北文化、影视新力量

2025-09-14

西兆通镇:鼓乐声声传经典 青春力量谱新篇

2025-09-14

看新闻
求帮助
想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