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中,新疆的风光从不是游离的背景,雅玛里克山森林公园的观景台见证着青春告白的浪漫,新疆国际大巴扎的喧嚣与乌鲁木齐大剧院的现代美学形成奇妙对话,而七坊街的红石榴餐厅就藏在这份繁华与市井的褶皱里。镜头向外延伸,哈密的戈壁落日熔化成李广天口中“爷爷描述过的金子”,天山草原的绿毯上点缀着古丽娜尔救助的生灵,胡杨林在风中舒展的枝叶则成为坚守的象征。这些风光并非单纯的视觉盛宴:当野生动物救助员古丽娜尔在天山野生动物园照料蓑羽鹤时,镜头掠过的雪豹与河狸,正是新疆生态保护成效的写照。
美食是剧集最鲜活的文化纽带。“红石榴餐厅”的餐桌如同一个微缩舞台,上演着跨越地域的温情故事。养母阿依夏坚守的手抓饭,黄萝卜与羊肉在铜锅中慢熬出的不仅是诱人香气,更藏着“日子要像抓饭,越揉越香”的生活哲学。为还原这道美食的本真味道,剧组甚至专门在伊犁种植三个月黄萝卜。红柳烤肉在炭火上烤出焦香,烤包子的酥皮在咬下时簌簌掉渣,大盘鸡的红亮汤汁浸润着宽粉与土豆,这些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气的美食,成为最动人的文化名片——开播仅两小时,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便冲上8.7亿,外卖平台新疆菜订单量暴涨三成。而餐厅里那张始终为赶路人保留的免费餐桌,更让美食超越了果腹功能,成为“进了红石榴,都是一家人”的生动注脚。
年轻人的奋斗身影,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最鲜活的活力。美院毕业的明亮本可深造,却因养母病重毅然回乡接手濒临倒闭的餐厅,将艺术才华融入经营。哈工大研究生李广天拒绝沿海企业的邀约,带着爷爷的兵团记忆扎根哈密戈壁,投身熔盐电站建设,一句“这戈壁滩总要有人在”,道出了新一代建设者的担当。还有野生动物救助员古丽娜尔,在雪山与草原间守护生灵,用专业力量践行生态使命,与明亮在彼此治愈中成为人生同路人。这些年轻人如同石榴树的新枝,在父辈的根基上蓬勃生长。
《红石榴餐厅》完成了一次对新疆的深情告白。不仅让观众记住了新疆的味道与风光,更读懂了这片土地的精神内核。正如胡杨树千年不倒的坚守,正如石榴树抱团结果的团结,新时代的新疆正因为这些热爱故土、勇于担当的年轻人,绽放出愈发耀眼的光芒。而这颗“红石榴”里包裹的,正是新疆最真实、最温暖、最充满希望的模样。张惠菊
见《河北广播电视报》2025年第44期(2025年10月31日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