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社区>看新闻>报上说了
GDB评论|当地铁App“摇一摇”卡住闸机,公共服务的底线在哪?

发布时间:2025-11-10 12:50:34

河北广播电视台(集团)

河北广电报业融媒体

国+社区新媒体 每天影响过亿人

       在早高峰的地铁闸机前,每0.5秒都关乎成百上千人的通勤秩序。然而,广州地铁App的“摇一摇”广告,却让这分秒必争的通行变成了与弹窗广告的搏斗。乘客只是想扫码进站,却因手机轻微晃动,便被强制跳转至电商页面,手忙脚乱关广告、防跳转,甚至耽误通行。这已不是简单的广告扰民,而是公共服务在商业逻辑侵蚀下的系统性失守。

       更令人错愕的是广州地铁客服的回应:“并非所有人都不喜欢广告”。这一句轻描淡写,将本应普适的公共功能,降格为可被“容忍度”衡量的个体偏好。试问,有谁会喜欢在赶地铁时被迫“刷”广告?公共服务不是商业平台,市民不是流量数据。当客服用“有人能接受”来回避“所有人都受影响”的技术缺陷,暴露的不仅是服务意识的缺失,更是对公共属性的根本性误读。

       事实上,此类“摇一摇”广告早已踩过法律红线。《广告法》明确规定,弹窗广告必须“一键关闭”,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工信部也三令五申,禁止利用高灵敏度“摇一摇”诱导操作。广州地铁的广告不仅关闭按钮隐蔽,部分甚至自动下载App,已构成违规。而监管部门最初建议拨打12345投诉,实则是将系统性违法问题转嫁给个体维权,反映出监管的滞后与被动。

       这场风波的本质,是公共服务在市场化过程中的价值错位。地铁App作为千万人每日依赖的刚需工具,拥有天然的流量垄断性。正因其公共属性,才更应严守“功能优先”原则。对比上海地铁仅在非核心页面设置静态广告的做法,广州地铁在扫码这一关键环节植入高敏交互广告,无异于在急诊室门口设广告牌,只为多赚几块钱的分成。

       值得反思的是,此类问题并非孤例。多地交通类App曾因类似广告被投诉,整改后又“死灰复燃”,暴露出一种“不闹不改、一闹就改”的懒政逻辑。技术上关闭广告只需几分钟,为何非要等到舆论发酵?这背后,是缺乏用户导向的反馈机制,是将商业收益置于用户体验之上的运营惯性。

       公共服务可以探索商业变现,但必须建立“防火墙”:核心功能严禁植入干扰性广告,非核心区域广告需显著关闭、低频可控,并保留无广告版本供选择。唯有将“便民”置于“盈利”之前,才能守住城市运行的尊严。毕竟,一座城市的温度,不在于它赚了多少钱,而在于它是否让每个普通人顺畅地走过一扇闸机。商谈


见《河北广播电视报》2025年第45期(2025年11月7日出版)



推荐阅读

天天JIA+(11月14日周五)河北:四大玩法热“雪”沸腾;石家庄登上旅游口碑榜

2025-11-14

河北:供暖保障准备就绪 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2025-11-14

河北广播电视台创拍电影《寻砖》石家庄专场放映圆满落幕

2025-11-14

长安区跃进街道贤明路社区: 以手作寄初心,“包”蕴使命传薪火

2025-11-14

看新闻
求帮助
想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