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社区>看新闻>本报专访
闫青海:西柏坡游船上讲党史

发布时间:2021-06-18 10:17:13

河北广播电视台(集团)

河北广电报业融媒体

国+社区新媒体 每天影响过亿人


        国+社区网讯(河北广电报记者 李哲/摄影 耿晶)西柏坡村的老党员闫青海是西柏坡精神的忠诚传播者,他在游船上给游客们讲党史,讲红色故事,一讲就是几十年;他第一个开游船搞观光旅游,办起了全村第一家“农家乐”,成为西柏坡村的第一个“万元户”;他带着乡亲们发家致富过上好日子,多次受到中央领导人的接见……临近“七一”,记者来到闫青海家,在院里的石碾旁,一幅老党员半个多世纪的生动画面徐徐展开……



“当年,就是在这个碾子上,董必武救了我的命。”闫青海指着移至自家院里的石碾说 摄影/耿晶


50余年如一日
讲述西柏坡的红色历史


        闫青海是平山县西柏坡村有名的“故事大王”,别人说他“讲起西柏坡的故事就停不下来”。在54年的湖上开船生涯中,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给游客讲当年党中央在西柏坡时的故事。

  

        十几岁时,闫青海就开始划船,后来他买了观光船带游客在柏坡湖(岗南水库)上游览。闫青海是热情开朗的性子,开船时闲不住,爱跟游客拉家常。为了让来这里的游客了解西柏坡的红色历史,他开始义务做起了讲解员。



 闫青海在游船上给游客们讲西柏坡的红色故事,大家听得兴味十足 供图/闫青海

 

        “刚开始讲的时候,我发现游客们都非常爱听。既然有人愿意听,我就天天讲。我给他们介绍当年党中央领导人都住在哪儿,发生了什么事。到后来游客们都喜欢坐我的船,听我讲党中央在西柏坡的故事。”闫青海骄傲地说。

  

        几十年来,来西柏坡参观学习的人走了一拨又一拨,闫青海就讲了一遍又一遍。“有人愿意听,我就愿意讲。西柏坡是个光荣的村子,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这里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所以我想让更多人了解西柏坡的红色历史和文化。”老人用他浓浓的乡音一遍遍地讲述着他讲了几十年的故事,听着亲切,细思感人。

  

        他不光在游船上讲党史,还在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中央旧址以及街头巷尾、田间地头讲。只要有时间、有机会,他就会向来西柏坡的游客讲述西柏坡的红色历史。

  

        这一讲,就是好几十年。



闫青海为到西柏坡接受红色教育的原石家庄铁道学院的大学生讲党史 供图/闫青海


        闫青海今年75岁了,他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说起话来铿锵有力。两年前,他和他的旅游船退休了,但他对西柏坡故事的讲述却从未中断。

  

        现在,闫青海可是个“大忙人”,来找他讲这段历史的人越来越多。有时在水库边上,有时在纪念馆里,有时在他自己家……

      

       对此他乐在其中:“我这把年纪了,很高兴还能为大家做点事。大家这么认真地听我讲,我更加有动力了。我会一直讲下去,直到讲不动了为止……”

  

        为了这个“动力”,闫青海现在每天坚持自学党史、看《新闻联播》,一天也没有间断过。

  

        对于老乡们把他称为“西柏坡的代言人”,他笑笑说:“什么代言人不代言人,咱也代表不了西柏坡。我只是做我该做的事,干我认为对的事罢了。”

  

        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闫青海做到了。


讲董必武救命之恩

不忘共产党的恩情


        闫青海对西柏坡的历史熟悉,对共产党的感情深厚,还源于他儿时不平凡的经历。他要把发生在他身上的那个故事,告诉更多来西柏坡的游客。



闫青海家客厅的墙上挂满了珍贵的老照片 摄影/耿晶


        1946年,闫青海出生在西柏坡村的一户普通农家。他不到两岁那年,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董必武及家人随同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从延安来到西柏坡,租住在闫青海家,闫青海的父亲成了董必武的房东。

 

         “那是1948年的秋天,我两岁多,闹了一场大病,医生都说救不活了。那时候人们都说人死在家里不吉利,于是母亲把我包起来,放到了村口的一个碾盘上。听天由命吧!”闫青海回忆道。正巧,董必武和夫人何连芝回家路过那里,发现碾盘上有个包裹,两人上前打开包裹一看,发现里面有个小孩。董必武仔细看了看说:“这不是咱们的小房东青海吗?前几天还好好的,怎么成这样了?”

  

        董必武发现孩子的嘴还动,就催促夫人赶快送去救治。何连芝二话没说,抱起闫青海送到了中央医院。两个星期后,闫青海的父母看着董必武夫妇拉着一个孩子回家来,那孩子正是之前自家丢弃的儿子。“当时我母亲看见我,感激得说不出话来。我父亲赶紧让我给董必武磕头,感谢救命之恩。那之后我就叫董必武干爹。”

  

        每当谈起这段往事,闫青海总是激动地说:“我这一生,生我的是我母亲,共产党和董必武一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是董必武救了我,是共产党救了我!”

  

        “后来,何连芝来西柏坡看望我们,她坐在我家炕头上给我讲当年救我的事,我也专程去北京看望过他们。现在我和董必武的儿孙都保持着联系。”这段往事闫青海不知道讲了多少遍,但每次说起,他还是那样动情。这位老人一手抚着碾子,用粗糙的手背抹起了眼泪……

  

        为了这永远不会忘却的纪念,闫青海把那盘石碾搬到了自家院里,时时看着,时时记着:中国共产党人救过他的命,党的恩情永生难忘!

  

        闫青海说,共产党不仅救了他的命,也把全国人民从水深火热和贫困疾苦中救了出来。


带动全村人学党史、讲党史,

让西柏坡精神代代相传


         闫青海最爱向游客讲的,还有西柏坡7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和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的好日子。作为土生土长的西柏坡人、15年的西柏坡村老支书,闫青海亲历了西柏坡的成长与蜕变。

  

        1968年,闫青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西柏坡村党支部副书记、民兵连长、生产队长。“那时候乡亲们的日子很艰难,住的是土坯房,吃的是统销粮,吃了上顿没下顿。”闫青海回忆。“土地少、产量低,大伙辛辛苦苦干一天,工分仅值两三毛,一家一年收入顶多两三百块钱。就这样的现状,有人给我介绍对象,我自己都养不了自己,哪里还敢结婚?”

 

        面对乡亲们贫苦不堪的生活,闫青海下定决心:“要带着村民们过上好日子!”他另辟蹊径,带领大家种西瓜、花生等经济作物,什么能挣钱就种什么。当时其他村有人说他不遵守国家政策,不种粮,光种经济作物,要求乡里处分他。这下西柏坡的村民们可不干了,纷纷站出来替他说话。

 

        改革开放初期,闫青海又带领乡亲们把田地承包出去,鼓励大家做生意。“那时候大家卖酸枣、卖虾米,年轻人则去水库打渔,一天打五六十斤,干一天相当于之前干一个月。大伙的干劲儿很足!”尝到了甜头的乡亲们,特别支持闫青海的工作。

 

        随着西柏坡的游客越来越多,具有经济头脑的闫青海敏锐地发现,村里没有吃便饭的地方,他和妻子在中共中央旧址旁摆起了“小摊”,给游客们做面条吃。后来“小摊”变成小饭馆,小饭馆变成“农家乐”,闫青海开了全村第一家“农家乐”;1983年,他买了西柏坡“001号”游船,第一个在柏坡湖上搞起了观光旅游,生意越来越好,又买了第二条、第三条船;他也成为西柏坡村第一个“万元户”,日子越过越红火。



闫青海坐在自己的游船上 供图/闫青海  


        闫青海的经历,是平山老区人民生活的一个缩影。说起今朝变化,闫青海直言:“现在的好日子,搁以前连想都不敢想!”他说:“2002年我把旧船换成了汽油船,那时候年收入就有四五万元,现在女婿接了我的班,把汽油船换成了快艇!以前我划着船送人去赶庙会,走亲戚要爬山路,如今家家有汽车,条条大路通远方。以前住的是土坯房,现在你看看我这小院……”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是干净整齐的院落,宽敞明亮的房屋,院里蔬菜满园、月季成簇、鸟语花香……

  

        在他的引领带动下,西柏坡的村民们也纷纷加入了买游船、开“农家乐”的行列,依托西柏坡红色旅游资源,吃上了“旅游饭”。收入渐渐多了,家家户户盖上了新房,生活逐渐富裕了起来。


        与此同时,开游船的村民们以闫青海为榜样,纷纷学党史、讲党史,把西柏坡的红色故事讲给登船的每一位游客听。如今在西柏坡村,村民给游客讲党史已蔚然成风。闫青海的女儿闫文艳从小听着父亲讲的西柏坡红色故事长大。如今,她从父亲手中接过了党史讲解的“接力棒”,成了西柏坡纪念馆的一名专业讲解员。父女两代人接力,全村人凝心聚力,共同为讲好西柏坡故事、传承西柏坡精神发光发热。

  

        正如闫青海说的那样,西柏坡人就应该好讲西柏坡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西柏坡的红色历史,把西柏坡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烛照千秋。





推荐阅读

天天奇闻汇|(4月24日周三)|河北到2025年设区市空气质量稳定退“后十”;石家庄推出“公交移动供销铺”

2024-04-24

京津冀明确首批三十项社保卡“一卡通”应用场景目录

2024-04-24

GDB评论|《城中之城》“叔圈斗法”——金融商战,越看越上头

2024-04-24

赵一街新区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志’在心中‘愿’在行动”主题活动

2024-04-24

看新闻
求帮助
想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