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今既被逮,惟有直言。倘因此而重获罪戾,则钊实当负其责。”1927年4月,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在狱中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他写下的《狱中自述》,也成为他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绝唱。
往前回溯38年,在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一座农家院的东厢房,一个新生命呱呱坠地,他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他从乐亭起步,开启寻求救国救民真理、开辟革命新天地的征程,以信念和实践,筑起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聚焦“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的影片《革命者》上映。7月19日,《革命者》一路追寻“大钊足迹”,走进李大钊出生地唐山市乐亭县、“第二故乡”秦皇岛市昌黎县,举行“永远跟党走”河北省优秀国产电影主题展映活动之电影《革命者》主题观影活动。
这一回,《革命者》回家了!
李大钊的“乐亭情”,《革命者》的“大钊情”
作为河北乐亭人的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用无畏的奋斗和壮烈的牺牲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注入了精神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乐亭人民的骄傲。
燕东天府,滦河右岸,乐亭县历史悠久,孕育了乐亭大鼓、皮影、评剧“文艺三枝花”。李大钊曾这样描绘自己的故乡:“我出生在离北戴河大约百里的海滨。”乐亭是李大钊深爱着的故乡,这里由李大钊亲手种植的百年丁香树以及将大钊精神代代相传的乐亭人民,无一不诉说着对大钊先生的崇敬和思念之情。
作为一部聚焦“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的主旋律影片,《革命者》在前期筹备、剧本创作、史料调研等各环节深耕细作,深入乐亭县采访采风,调集文献资料,查阅图片档案资料,深度研究每一个历史细节,力求逼真立体地刻画李大钊的革命形象,鲜活生动地诠释李大钊的精神品格,艺术创新地还原李大钊的革命历程。
李大钊之孙李建生:弘扬大钊先烈的革命精神就是对青年很好的教育
7月18日下午,即电影《革命者》乐亭主题观影活动的前一天,李大钊之孙李建生、影片出品方代表、相关领导及省会新闻工作者来到李大钊纪念馆,向李大钊先生雕像敬献花篮,并致以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在乐亭主题观影活动现场,革命先驱李大钊之孙李建生表达了对革命先辈的缅怀之情并对影片给予盛赞:“大钊先烈用38年短暂的一生唤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的觉醒,把中国从积贫积弱引向了繁荣昌盛,这种功劳和伟业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建党百年的特殊时刻,借制作成功、广泛放映的电影《革命者》,弘扬大钊先烈的革命精神,对我们以及当代青年人都是很好的教育。”
李建生这样评价《革命者》:“ 《革命者》的创作者,在尊重历史、尊重人物的前提下,通过对大钊先烈英雄事迹的刻画,使更多当代人了解百年前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再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对真理的探索和为主义牺牲的精神,也体现了共产党人的青春风貌。此外,电影以创新性的独特结构方式,成功塑造了很多与大钊先烈有过交往、交集的人物,不管是真实的重要人物,如孙中山、陈独秀、毛泽东等,还是虚构的平民人物,阿晨、庆子等,这些人物既有个性,又有代表性,他们构成故事,让人们会觉得耳目一新。还有,电影展现了青春的激情和斗志。其实大钊先烈所说的青春中国是要建立新思想、新制度,经过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流血牺牲英勇奋斗,先烈们的目标不但实现了,而且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电影也对广义青春进行了诠释。当然,大钊先烈永远把希望和未来寄托在年轻人身上,他曾救助、帮扶、影响了很多年轻人,引领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电影中的青年角色,就是大钊先烈认定的砥柱中流。”
对于饰演大钊先烈的演员张颂文,李建生也是赞不绝口:“尽管我并不熟悉,但感觉到他竭尽全力领会和塑造大钊先烈的形象。大钊先烈是革命者、思想家,也是当时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他对家人,亲切慈爱;对贫民,关怀备至;对朋友,真诚坦荡;对青年,爱护提携;对同志,关心保护;对敌人,无所畏惧。他是一个有着坚定信仰和追求的人,一个有着丰富内心和情感的人,一个有着铮铮铁骨和气节的人,也是一个学富五车、儒雅而道德完美的人。影片从始至终,我能感受到,创作者是下了大功夫的,饰演大钊先烈的演员也是下了大功夫的,是用心去揣摩和理解的,是努力从形到神、从外到内,来接近人物、塑造人物的。这是一种认真的创作精神,相信观众们也一定能深切体会到。”
乐亭父老乡亲盛赞《革命者》,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大钊先生
赵书明是李大钊妻子赵纫兰的侄孙,在观看完《革命者》之后,他热泪盈眶:“电影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大钊先生,使大钊精神更接近观众、更接近老百姓。通过各位与李大钊有交集的人物的视角,影片把真人李大钊、好人李大钊展现在大银幕上。我的姑奶奶赵纫兰一直在默默支持大钊爷爷的革命活动,作为后人,我们也一定要传承这种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乐亭县第三幼儿园教师张珊看完电影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李大钊同志为了革命、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可以说将一生奉献给了革命事业。作为大钊故乡人,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大钊先生的人格思想、崇高精神,更好地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乐亭县影迷代表武阳对影片中李大钊为报童徐阿晨伸张正义感触颇深:“在影片中看到小报童被无辜射杀,而我们的大钊先生拼尽全力维护中国人的权益,最后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我非常感动也非常震撼。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第二故乡”昌黎,李大钊写下了不朽名作
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城北的碣石山——五峰山,是革命先驱李大钊曾经游览、暂居、避难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点。李大钊钟情于此,把它视为“第二故乡。”1919年,在第五次来到五峰山时,他于山间的韩文公祠写下了《再论问题与主义》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面深入地介绍、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当时国人还很陌生的学说,为中国大地开辟鸿蒙,发出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先声。
如今,中国共产党走过100年的光辉历程,红旗猎猎已满天下,这里的人们却没有忘记那个于此勾勒出鲜红党旗雏形的先驱者。
让“大钊精神”在昌黎“枝繁叶茂”
作为昌黎县老党员干部代表,张志农表示一定要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他说:“看完电影后,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影片中李大钊看到劳苦大众受到凌辱欺压时的愤恨情绪令我印象深刻,革命先驱们不怕牺牲、奉献一切,这种斗争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作为老党员、老干部,我们一定要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的下一代永远记住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为新时代作出新的贡献。”
昌黎县影迷代表赵毅璇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且李大钊曾八次来到昌黎,所以今天我们在昌黎观看这部电影是恰逢其时、非常必要的。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非常荣幸也非常自豪,因为曾经有这样一位革命先烈为现在的我们创造美好生活,我非常敬佩这些革命者们。”
昌黎县烟草专卖局刘芮含一直很喜欢守常先生的一句话:“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支撑那一代革命者们前行的力量是什么?我觉得是一份对于信仰的坚定,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影片最后大钊先生有一句话:我们现在的革命,现在的流血牺牲,是为了让我们未来的孩子们能够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能有更好的生活。刘芮含对这句话印象深刻:“我觉得现在我们这样的时代能够让大钊先生那样的革命者、先行者感到慰藉,因为我们现在的时代非常美好。”
该活动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电影局指导,唐山市委宣传部、秦皇岛市委宣传部、河北影视集团主办,乐亭县委宣传部、昌黎县委宣传部、河北电影制片厂、中联影业院线有限责任公司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