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3岁的张子诚,是河北省电影公司的退休工人,也是一位有着30多年党龄的党员。1954年,张子诚初中毕业后来到河北艺校学习电影放映技术,成为了一名电影放映员。“每一部新电影上映前,我和同事们都得坐车去各地进行宣传。”张子诚说。
1965年,电影《雷锋》在河北各地上映。为了做好电影的宣传工作,更是为了纪念自己心中的英雄,张子诚将快板《学雷锋》一字不落地背了下来。他用快板的形式,宣传雷锋的事迹。
1996年,另一部弘扬雷锋精神的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正式上映,这是以雷锋战友乔安山为原形的电影。讲述了乔安山以雷锋为榜样,继承雷锋精神,几十年坚持做好事的故事。当得知这部电影要上映后,张子诚内心深处泛起了别样的情感。“雷锋一直是我的学习榜样,当时接到了宣传任务后,我突然有个想法,就是找到影片中‘乔安山’本人,和他一起将这部电影带进千家万户。”没过多长时间,张子诚就与制片厂取得了联系,在多方努力下,他终于打听到乔安山的电话号码。
在电话里,张子诚了解到乔安山住在辽宁省铁岭市。为了邀请乔安山来河北,张子诚特地找到了从长春开往石家庄的列车乘务员,委托对方帮忙提前买好了卧铺票并交给乔安山。没想到,乔安山在发车前竟偷偷将这张卧铺票换成了硬座,硬是忍受着疲惫坐了十来个小时的火车。当张子诚问他原因时,他说:“我这是在为国家节省开支。”在乔安山身上,张子诚看到了雷锋精神的延续,这更加坚定了他弘扬雷锋精神的信念。
《离开雷锋的日子》上映期间,张子诚带着乔安山跑遍了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等城市的大街小巷,一边为人们介绍这部电影的剧情,一边弘扬雷锋精神。如今20多年过去,为大家宣传雷锋电影的一幕幕,早已深深刻进了张子诚的心里。
几十年的电影放映生涯,张子诚收藏了6000多张电影海报。退休后,他把这些“海报”重新整理编排,在河北省多地举办了电影海报展,为大家讲述一幅幅海报背后的故事。他将海报按照不同主题举办不同展览,诸如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为张家口申奥助力等,他的足迹遍布保定、张家口、唐山、邢台等地。
202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张子诚带领大家一起重温描写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影片《大决战》,回顾那段峥嵘岁月,铭刻红色记忆,汲取前行力量。对于这位“宝藏老人”,西苑社区特聘他为社区党史宣讲员,通过讲述一张张带着时代印记的电影海报,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伟大功绩。
电影已经占据了他人生的大半时光,印刻骨髓,张子诚说:“我仍愿把我有生之年献给我所钟爱的电影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