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社区新媒体报道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电时评》发表评论文章:《〈城市烟火〉——寻味京津冀:以美食为介,洞见协同发展故事》。文章称《城市烟火》——寻味京津冀在刻画“人间有味”时,呈现了城市发展与变迁、人民生活的变化,这也让纪录片有了更高的立意与视野。
文章全文:
以食为天,深刻地烙印在每位热爱生活的平凡人心间。无论是街头巷尾,一碗貌不惊人的炸酱面,还是一场宴会上,刀叉在手、小口咀嚼的法式大餐,都是人间烟火气具象化的体现。
《城市烟火》——寻味京津冀里,一道道美食翩跹于味蕾之上,铺陈出人生况味,诉说着城市里的人间百态故事。
新年伊始,河北卫视捕捉京津冀三地的饮食文化,推出纪录片《城市烟火》——寻味京津冀,该片于1月3日起每周三播出,共12集,每集25分钟。
轻巧的体量囊括了三地饮食文化的特色与关联,同时,纪录片深挖美食背后所承载的百态故事、人情之美与城市特色,为观众于忙碌生活中带来一丝熨帖暖意的同时,也侧写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律动和步伐。
手法出新,探索美食类纪录片新解
一阵颇具摇滚气息的背景音乐声中,《城市烟火》——寻味京津冀首集伊始当先“潜”入北京胡同深处,当跟随镜头“前行”时,一道怎样的美食将会呈现在眼前,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这是《城市烟火》——寻味京津冀在制作方面最鲜明的特点。纪录片摆脱一板一眼的讲述方式,类似Vlog式探访的形式,让观众沉浸感、代入感十足。
“潜”入胡同深处后,纪录片并没有直接呈现美食,而是带领观众一起找起了胡同里的“炸酱面大王”宋叔。过程中,宋婶指挥着慕名前来品尝炸酱面的食客有序排队,人群中,带着一丝慵懒惬意的宋叔方才“姗姗来迟”。一番侧描,鲜明的人物形象立现,炸酱面的滋味也活脱脱跃出荧屏。
随纪录片一道,观众还体验到了更多有趣的经历。凌晨四点,在海鲜市场里挑选最肥的梭子蟹;奔赴张家口,深入地窖品尝到口感绵密的土豆;烹制四块榴莲大酥,围坐在一起进行一场“芝士选美大赛”……这些日常的记录,赋予一道道美食“烟火”的温度。
为了让美食故事入味入心,《城市烟火》——寻味京津冀还下了不少功夫。
比如每集的片头,充满电影级质感的画面呈现,结合相适配的配乐,整体视听效果拔群。在寻找食材、展示菜品做法的过程中,纪录片通过高速摄影、显微摄影等拍摄手法,细致呈现烹制步骤,使美食的秘密纤毫毕现。
纪录片还融合访谈、纪实拍摄等多种表达形式,在美食故事上做加法。一道道美食的制作工艺惹人垂涎、一位位食客老饕进食时的动态捕捉,以及店主的日常记录,多线并行叙事,结合在一起,使整出美食故事动人又妙趣横生。
美食为引,折射人间真情
《城市烟火》——寻味京津冀首集片名为“一面之缘”,在记录过程中,一碗碗面背后,的确让观众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缘”。
回望30年前,那时的卢慧刚与张建强成婚,她还记得当时大家都习惯在家中吃喜面,原本不善做饭的她没想到时隔数十年,她会是一家喜面店的老板娘。王书岐与老板娘忆起风雨飘摇不停工的当初,是为了供养儿女们茁壮成长,如今,板面店越做越红火,儿女们也已踏着父母的足迹,在忙碌中读懂生活。
人与人之间的缘,并不只是通过一碗面才能连结,河海之鲜、火辣滋味,背后都蕴藏着奇妙的人生际遇,在个体故事中勾勒出平凡生活中的人间百态。
《城市烟火》——寻味京津冀以美食为载体,在每一道普通食物的背后,一个个充满人文情怀的故事娓娓道来。
嫁到贵州的河北姑娘申莉莉,将贵州的豆豉火锅带到了天津,这股“臭辣”开启了她的创业之路,也填充起她的人生底色。孙利在与好友们进行完一场激烈的足球赛后,带着自己烹制数日的吊蟹与朋友共享,好友、好酒、好菜,如此,方显活色生香的好时光。
不仅是他们,镜头还对准普罗的食客大众,每一个人都曾为美食而牵动心扉。梁龙、董宇辉来到石家庄,寻找让人啼笑的特产“安徽牛肉板面”;沧州火锅鸡,让功夫之乡的男女老幼们提起甚至都带有自豪的神色;走进蟹小杯的顾客,不仅冲着卤蟹而来,也冲着张硕川而来,美术生出身、不忘初心的张硕川也时常会和众人分享自己新创作的艺术作品……
以美食为引折射人间真情,同样一味食物,承载着不同人的不同记忆、不同人生故事,而这些故事才共同构建出了绽放一抹亮色的“城市烟火”。
立意深远,侧写京津冀协同发展
每集片尾,《城市烟火》——寻味京津冀均会呈现几段访谈,不同的人通过不同视角抒发着自己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观点。
客行他乡、想念家乡味儿的路人表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交通便利之下,如今想回家一品烟火味道“忆往昔”也变得方便。张硕川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于餐饮工作者来说,能取他山之石,也能让本地特色走向大众……
纪录片中,也呈现着协同发展带来的各种变化。
原本胡同深处的炸酱面馆子,已经“面香不怕巷子深”,吸引附近游客专程前来大快朵颐。食材的选用大限度地发挥出了协同发展的优势——李进飞为激发最鲜美的水煮鱼味道,选取了河北望都辣椒种植园的辣椒品种,最终带来了新鲜口感。
李伯尧为晚宴准备的女爵土豆专门选用了张家口坝上的土豆,食材取自当地,却让海外友人找回家乡的记忆,东西方的味蕾在此刻巧妙连结;相似的地域特征让陈旭做的西班牙海鲜饭得到天津食客的青睐,一秒“来到”欧洲。从区域共享到全球共享,折射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文化交融互鉴也相伴而行,在《城市烟火》——寻味京津冀中,不仅有地道的风土特色,记录下融合荟萃的东西方文化,也凸显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时代发展,许多人也顺势而为成就自己的人生。随着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的形成,李进飞常常穿梭在北京和石家庄两地,开店十年,他把自己的餐饮企业开进了首都;河北姑娘申莉莉,在天津站稳了脚跟;曾被家人质疑决定的北京小伙叶京华,赶上了石家庄飞速发展的契机,他的西餐厅也成为庄里人的“西餐启蒙”……
从这一层面出发,“城市烟火”,既讲美食故事中蕴含的“烟火”,更讲背后的“城市”气象。
2023年,首都核心功能更加优化,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区域,在引领和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饮食文化成为了体现民生福祉、最直观的部分。《城市烟火》——寻味京津冀在刻画“人间有味”时,呈现了城市发展与变迁、人民生活的变化,这也让纪录片有了更高的立意与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