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社区>看新闻>本报专访
《看门道 品非遗》——在诗意中寻访非遗

发布时间:2024-04-24 08:18:02

河北广播电视台(集团)

河北广电报业融媒体

国+社区新媒体 每天影响过亿人

       国+社区新媒体报道  《看门道 品非遗》通过寻访人沉浸式体验、还原绝技等全新的方式来打开非遗,多维度呈现非遗的创新成果、历史底蕴、中国智慧、东方美学。所寻访的非遗传承人多为各地政协推荐的优秀传承人,引领观众探寻非遗魅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生机与活力。

       《看门道 品非遗》共12期,每一期围绕一个特别的主题,延主题词展开,呈现 3 个非遗项目及手艺人的故事。主题词涵盖人人皆有切身体味的人生重要情感体验,从个人情感切入,以极强的代入感,让观众体验一次有强烈共鸣的非遗文化之旅。

       第一期的主题是“我”,三项非遗项目分别:河北省易县——易水砚、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驯鹿、陕西省西安市及周边地区——西安鼓乐。在本期节目中,三位非遗传承人在不同项目、不同地区的非遗里,会有怎样相通的“我”呢?

易水砚制作技艺

       “端歙无大料,巨砚出易水。”作为中国石砚的鼻祖,易水砚相传始于战国,盛于唐宋。易水河畔出产的天然水成岩,石质纯净,柔坚适中,赋予它保潮耐固,易于发墨的天赋。匠人们因材施艺,慧心雕琢,巧妙利用水成岩特有的石眼、石胆,用手中刻刀,化为世间万物。




       邹洪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砚台制作技艺(易水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的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华世纪坛、北京园博园等收藏。他将自己与石头合二为一,选料,设计,粗雕,细雕,打磨,封蜡……始于远古祖辈的精妙技艺,在一代一代的匠人手中流转,盘桓,抵御时光残酷的消磨,传承至今。

敖鲁古雅鄂温克驯鹿习俗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被称为是“中国驯鹿之乡”,这里是我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也是中国最后的驯鹿民族。




       布冬霞是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鄂温克族驯鹿人,常年生活在大山里,常年与驯鹿相伴,与森林相依。她说:“我是在冬天最冷的日子出生的,驯鹿喜欢冬天,所以说我就喜欢冬天。我们鄂温克族人就是没有属相,你要问我属啥,我就只能属驯鹿了,我不可能属别的。”她对于驯鹿的热爱已经深深融入到了生命。

西安鼓乐

       西安鼓乐,从隋唐年间流传到现在,被称为“中国古代交响乐”。西安这座城,文物古迹,不胜枚举;典故传说,俯拾遍地。在十三朝古都游历一圈,来到这个名为“集贤”的镇子,哪怕不经意间听到的一段鼓声乐曲,都是穿越了千年的文明奇迹。在这个镇子里,有一位老人叫顾景昭,也是西安鼓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鼓乐占据了他生命四分之三的时间。




       顾景昭说:“西安鼓乐没有指挥,鼓相当于交响乐里的总指挥,掌握曲子的快慢节奏,让整个演奏融洽,鼓是整个鼓乐的灵魂。”因为常年打鼓,他落下了耳背,他说没在乎这个事情,“对我演奏没有任何影响。从以前学习到现在,我没有西安鼓乐好像就生活不了了,把我融化到西安鼓乐中。”

推荐阅读

天天奇闻汇|(5月18日周六)|河北大范围降水周末上线;以旧换新石家庄放大招

2024-05-18

免票!优惠!河北380家A级旅游景区免票惠民政策来啦~

2024-05-18

骨质疏松的认知误区 ——“院长说安全用药”之八

2024-05-18

槐东社区:为民服务暖人心,居民点赞送锦旗

2024-05-18

看新闻
求帮助
想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