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社区>看新闻>本报专访
《视听潮》发文力赞河北卫视《出彩河北人》书写新时代燕赵风骨!

发布时间:2025-07-27 08:45:35

河北广播电视台(集团)

河北广电报业融媒体

国+社区新媒体 每天影响过亿人

        国+社区新媒体报道  当沧州籍海军延安舰“00后”女舰员霍传凤在“万吨大驱”上操作武器装备,当塞罕坝机械林场的万顷松涛在林海间翻涌不息,当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郭京波扎根科研一线三十载,突围技术空白进而让国产盾构机跻身世界前列……

       这既是《出彩河北人》镜头下的震撼瞬间,也生动诠释了节目“感恩奋进,双争有我,美丽河北,因我出彩”的创作初衷,更是河北人在新时代坐标系中的精神剪影,让“美丽河北”的鲜明底色愈发璀璨夺目。




       作为河北广播电视台“双争有我家乡河北”主题系列节目,《出彩河北人》在2024年《河北人在他乡》的基础上再度实现全面升级——

       节目以14期地域篇章为经,以30余位行业标杆人物为纬,在“为家乡争光争气”的内核中,将个体奋斗故事升华为中国精神的河北表达,编织出一幅燕赵儿女在各行业砥砺前行的壮阔图景。随着第 7 期的播出,第一阶段已迎来收官的精彩节目,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可供复制的“河北方案”。




视听交响——当燕赵风骨邂逅光影诗学

       是什么样的精神密码,让燕赵大地既能孕育出千年文脉,又可以迸发出现代工业的强劲动能?又是什么样的镜头语言,能将这片土地上的奋斗故事加以鲜活呈现?

       《出彩河北人》以“城市性格倒推人物选择”的创作逻辑,在燕赵大地上挖掘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样本,书写奋斗者在这个时代的精彩篇章,也让节目成为展示河北人风采、弘扬燕赵精神的最佳窗口,让更多人得以窥见河北人民的奋进姿态与担当。




       在石家庄“大国工匠”夏立的故事中,镜头拍摄他在操作精密仪器时的手部特写,将微米级的误差控制,转化为比发丝还细的默默坚守,也和“燕赵脊梁”的城市定位形成互文;作为盾构技术专家的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郭京波,带领团队攻克高原铁路隧道的施工难题,用行动诠释了石家庄“火车拉来的城市”的务实进取的精神风骨,其研发技术不仅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也培养出一批扎根基建一线的青年工程师。




       穿城而过的京杭大运河,孕育出“武术之乡”沧州的独特文化气质。作为八极拳传承者的“95后”吴昊,让武术成为一座隐形的文化桥梁;退伍军人王成东父子带队守护大运河,以热爱和初心践行着“侠义”二字;“00后”霍传凤在延安舰精准操控武器装备,不仅展现着“感恩奋进双争有我”的昂扬风貌,也向世界展示了河北儿女的飒爽英姿与家国情怀……在刚柔相济间尽显沧州“文武相济”的城市精神。

       而创新者的故事,同样有着动人的力量。雄安马扬飚构建科创生态圈,唐山王孟昭打造机器人共享工厂,无不印证着河北从“工业摇篮”到“科创高地”的转型决心。




       从石家庄的工业精度到沧州的文武风骨,从唐山的工业硬核到邯郸的古今交融,从承德的生态守护到雄安的创新脉动,《出彩河北人》以光影为笔,将燕赵大地的精神肌理镌刻在时代幕布上。

       这些镜头里的奋斗者与他们身上折射出的城市精神,既是河北地域文化的当代投射,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图谱的生动切片,为新时代地域文化传播提供了可感可知的“河北范本”。

传播破圈——从融媒矩阵到文化IP的生态建构

       优质内容同样需要有效的传播,方能彰显其价值所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出彩河北人》面临的课题是如何突破圈层壁垒,实现从融媒矩阵到文化IP的生态建构。

       节目构建的“大屏深叙事+小屏强网感”体系,在精准触达受众的基础上,让河北精神打破地域的空间局限,在更大范围内与观众完成情感共鸣。




       为实现这一初衷,《出彩河北人》联动河北共青团新媒体矩阵,打造“出彩河北人·青年榜样”子品牌。通过深度整合资源,以人物故事为载体开展持续合作,做到既能讲好河北故事,也有效服务于青年成长,在传播时代强音的同时,让奋斗精神在青年人心中扎根,激发其建设家乡的更高热情。




       节目采用“6地市+1综合”的阶段性播出策略,联动各地市文明办形成地域联动共鸣效应。

       闫文彦父女接力传承红色基因、讲述红色故事的事迹播出后,各地网友纷纷在网络上分享身边那些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敬业故事,形成一场跨越地域的精神对话;国产“万吨大驱”上“00后”女兵的短视频,在河北卫视视频号创下百万播放量,“万吨大驱的拳头”这一鲜活表达也将国防科技领域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大众易于理解和感知的内容……这些为家乡争光争气的河北人,先后登上河北省11地市的微博热搜榜。

       截至目前,#美丽河北因我出彩#话题总阅读量突破2.6亿次,相关短视频总播放量超2000万,充分彰显了节目传播的广度与深度。




       内容的二次创作,也是提升其传播效能的重要途径。创作团队根据人物特性定制短视频风格,在年轻受众当中引发广泛关注与好评。

       比如唐山篇的方言RAP,就运用了“不嘎咕”等俏皮方言,将工业城市的豪迈转化为富有网感的表达。这些短视频并非长节目的简单剪辑,而是“二次创作”的独立IP,更适应小屏传播的特点。

       包括“推荐人”的创新机制,也成为节目破圈的关键。杨东煜以歌曲《石家庄,无法离开的地方》勾起乡愁;邯郸网红讲解员小马以接地气风格担任出彩推荐官,讲述城市历史。




       通过构建融媒体矩阵,《出彩河北人》也让燕赵儿女的精神风貌完成了跨地域的共情共振。一方面让更多人了解和知晓了河北人的奋斗故事,也将燕赵儿女的精神风貌融入到时代的洪流中,为地域文化的深度传播给出了可资借鉴的有益探索。




价值深描——从个体叙事到文明图谱的时代书写

       在媒体叙事陷入日益碎片化的当下,如何让个体故事承载起文明传承的重量,成为一个必须直面的时代命题。

       虽然节目记录的是一个个平凡人,但其故事拼凑起来正是一幅河北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画卷,彰显着“感恩奋进双争有我”的实践力量。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统基因与时代精神的交响共鸣。沧州孟村八极拳传承人吴昊,在国际赛场展示的不仅是武术技艺,更是“侠义燕赵”的精神内核;西柏坡闫氏父女两代人坚守红色传承,用旅游和讲解服务让革命精神焕发出时代活力;承德公益慢火车上,列车长吕铁权为老乡免超重费、建微信群的细节,恰是“向善向美”文明理念的生动注脚,让“慷慨悲歌”的古老基因汇聚成新时代的奋斗长河。




       真正的地域叙事,既要深植本土根脉,更要生长出可以复制的时代经验。节目中的诸多案例,已经成为照亮实践的星火:邯郸科技小院把实验室建在田间的模式,在全国绽放朵朵金花;沧州王成东父子以“民间守护”参与大运河生态治理;雄安新区科学园管委会副主任马扬飚,从零起步推动雄安科学园的产业布局和载体运营,成为雄安新区建设的效率标杆……从吴昊的国际武术交流到闫氏父女的红色传承,节目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也让河北故事超越了地域的边界。




       从传统技艺到科技创新,从生态守护到文化传承,《出彩河北人》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勾勒出河北人“爱党爱国爱乡、奋发奋斗奋进、向真向善向美、学法用法守法”的生动群像。这不仅是燕赵大地的精神图鉴,更是为新时代文明进程增添了鲜活的河北色彩。

       节目下一阶段将于10月在河北卫视继续播出,将走进更多地市,深入挖掘平凡岗位上的奋斗故事,探索燕赵精神在新时代的更多表达,让“美丽河北”的画卷更加绚烂,让“美丽河北人”的风采持续绽放,以实际行动践行“感恩奋进双争有我”的时代号召。



推荐阅读

天天JIA+(7月27日周日)河北多站雨强超历史极值;石家庄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活动来了

2025-07-27

闻“汛”而动 全力应对强降雨 | 河北:强化各项防范措施 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07-27

《视听潮》发文力赞河北卫视《出彩河北人》书写新时代燕赵风骨!

2025-07-27

裕翔园、招商银行体育南大街支行带领大学生志愿者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

2025-07-27

看新闻
求帮助
想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