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社区新媒体报道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浴血荣光》讲述了1927年至1935年,从南昌起义到遵义会议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该剧所展现的英雄主义情怀以及对历史人物的精彩刻画,宛如闪耀的星辰,以独特的光芒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在革命历史题材剧的画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浴血荣光》让革命史诗以影像形式直抵人心。开场镜头直击1927年那个风雨如晦的中国,民不聊生,政局混乱,白色恐怖的窒息感穿透荧屏。该剧清晰讲述了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揭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三湾改编确立“支部建在连上”,古田会议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党伟大的建军历史,伟大的斗争历史,是用血与火淬炼的初心与信仰,应该被永远牢记。
剧中关注国家与家庭的关系,充满浓郁的家国情怀。该剧不仅是一部英雄史诗,更是一部人民史诗。剧中致敬每一个为革命奋斗的人,很多普通的百姓、士兵都郑重地显示了人物姓名,突出了人民史观。我们的战争是人民的战争,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如今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生活,与当时参加革命的每一个人都有关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众多为革命无私奉献的人为什么能够舍小家为大家?因为他们深深懂得:没有国,哪有家!
《浴血荣光》成功塑造了众多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演员演绎与角色灵魂深度契合。王仁君塑造的青年毛泽东,面庞消瘦,神态谦和沉稳,于忧患中胸怀大局,于悲痛中坚定信仰;王志飞以坚毅的眼神和铿锵有力的语言,传递出朱德运筹帷幄的智慧;侯勇演绎出贺龙不拘小节的英气……这些演员让历史人物在屏幕上焕发出光彩,使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他们的魅力和风采。
陈力导演用充满细节真实的镜头刻画人物,复刻了历史的呼吸与心跳。剧组辗转于福建龙岩、江西井冈山、河北井陉矿区等地拍摄,最大程度上实现了空间复现,所有的战斗场景都是实景拍摄。镜头展现的每一次战争形势的分析研判、每一场战役前的布局细节,一次次面临险境绝境,又一次次突围,让观众在荧幕前既心惊胆战,又热血沸腾。战争的艰难、生活的艰苦、百姓们受到的压迫,又让人心痛不已。
生活化的场景细节,塑造了有血有肉、真实生动的“人”的形象。杨开慧给毛泽东寄来的那一块用油纸包裹的碎了的月饼,无声诉说着它经历了怎样的艰难传递,饱含着亲人的深厚情感与无尽思念。这个场景的温馨美好,是艰苦生活和残酷战争下的一抹亮色。毛泽东与何长工一边读信,一边用手指捏起月饼的碎渣放到嘴里,连观众都能感受到月饼的香甜。两个人一边读报纸,一边分析战局,一边慢慢地将月饼吃完。这一组镜头节奏缓慢,正反打镜头和手部捏月饼的特写,调节了战争的紧张叙事,显示出真实的人物状态。英雄人物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明,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
《浴血荣光》精湛的镜头语言,为观众提供了电影级质感的影像艺术品质。当镜头扫过毛泽东在如豆灯光下书写文章的背影,观众瞬间读懂“陋室运乾坤”的史诗感。誓师出征的壮观场面,林裁缝一家赶制棉衣的场景,轮廓清晰的人物特写,都具有油画般的色调和构图,让观众沉浸于美之中,感受着美。
《浴血荣光》的深层价值,还在于凿通了历史与现实的隧道。剧中不回避矛盾,展示了党内的各种分歧,也展示了伟大人物在遭受误解时的委屈和个人情绪。此外,该剧还有很多细节对现实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如整顿纪律方面,当时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正是体现中国共产党从建立自己的武装开始,就非常重视纪律,只有心里想着人民,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再比如重视调查研究方面,毛泽东不断思考和总结经验,每到一处一定会进行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做出研判和决定。
《浴血荣光》犹如一首激昂的历史之歌,让观众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感受到人性的光辉。我们要永远铭记那段浴血荣光的岁月,让血与火淬炼的初心和信仰永放光芒。河北省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秘书长 蒋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