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第四届“我的河北故事”在冀外国友人汉语演讲比赛决赛现场。
国+社区新媒体报道 8月20日,河北省第四届“我的河北故事”在冀外国友人汉语演讲比赛在河北广播电视台400演播厅完成决赛录制。来自8个国家的10位外国友人同台竞技,用汉语讲述他们与河北的双向奔赴。本届比赛由河北省汉语国际推广办公室、河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河北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决赛盛况将于近期在冀时客户端、YouTube等国内外平台播出。
2号选手高一飞正在演讲。
语言为桥:外国友人讲述“机遇中国”
本届比赛聚焦“机遇中国”主题,参赛选手来自亚洲、非洲、欧洲等多个国家。他们结合亲身经历,讲述自己在河北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感受。来自赤道几内亚的芒果畅谈在石家庄陆港中心感受全球贸易脉动;在燕山大学求学的高一飞讲述了他对中国“新四大发明”的喜爱与憧憬,还现场演唱一首《十年》推高决赛气氛;泰国选手林方君动情讲述了中泰高铁合作的亲历体验;来自日本的森本老师把“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化为地道日语进行传播;“中国儿媳”越南选手范氏清华带来与婆婆一起包的“中越融合”饺子;塔吉克斯坦选手舒达则以象征中塔合作的“汽车钢”制成的书签向大家致意……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展现了外国友人眼中的“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也让河北的开放包容与文化底蕴走进世界视野。
8号选手范氏清华带来“中越融合”饺子,与大家分享。
赛制升级:沉浸体验从“丝路遗迹”到“数字丝路”
为丰富比赛内容,本届大赛创新设计了沉浸式体验环节,选手们走进雄安新区,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之城”;登上张家口古长城,追寻丝绸之路商贸往来的历史记忆;探访石家庄国际陆港,见证“钢铁驼队”驰骋欧亚大陆的繁忙景象……通过“产业探秘+人物故事+文明对话”的融合表达,选手以第一视角拍摄制作成一组组vlog短片,不仅突破了单纯的语言竞技,进一步丰富了每位选手的演讲内容,成为展示河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重要地位的国际传播窗口。
4号选手阿卜杜拉在互动环节拍摄vlog并在海外社交媒体发布。
专业评审:主流媒体与高校专家同台,突出语言与传播双维度
决赛评委团由著名学者兼河北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梁勇、河北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纪青云、河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阎浩然、河北日报国际传播中心主任司雨、河北广播电视台首席播音员荣梅共同组成,从主题契合度、汉语水平、表现力、创新性与传播性等维度综合打分。
决赛评委、河北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纪青云与选手现场交流。
在互动交流环节,评委们通过与选手们的深入交流,帮助选手把“宏大叙事”拆解成“可共情”的个人体验,发掘、延伸他们看到、听到的多个细节,发现更多精彩的河北故事。
河北省第四届“我的河北故事”在冀外国友人汉语演讲比赛决赛现场。
中外交流:文明互鉴的友谊之桥
2025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二周年。作为连续举办四届的河北国际传播品牌活动与响亮IP,“我的河北故事”正不断积累影响力,吸引更多外国友人关注并参与河北发展,这场比赛不仅是一场语言竞技,更是一场文明交流的盛会,以“语言为桥、故事为媒”,推动国际传播从“宏大叙事”走向“共情表达”,用“看得见、听得懂、愿意转”的个体叙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与河北。选手们的一个个河北故事,从个人成长到中外合作,从美食文化到科技创新,从探访打卡到裂变传播,不断折射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