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9月1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省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通过系统治理、综合施策,全省空气质量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省生态环境厅负责人介绍,今年1至8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9%,11个设区市PM2.5浓度首次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石家庄、邯郸、唐山、邢台、保定和衡水6市均为历史上首次达到该标准。
从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和PM2.5浓度绝对值排名看,张家口、承德市排在全国"前20"之内,我省其他设区市排名均在全国"倒20"之外。
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 何立涛:全省优良天的比例为77.1%,同比增加9.5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比例为0.7%,同比减少0.9个百分点,优良天和重污染天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全省空气质量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大气污染治理需要综合施策,久久为功。据介绍,接下来,我省将重点抓好"四个减排":
在结构减排方面,我省将严格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持续推进重点行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环保绩效创A;持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车辆,进一步提高全省新能源重型货车保有量和清洁运输比例。
在针对性工程减排上,全省将强力推进焦化、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等4000多个工业治理项目,减少工业污染排放。
在常态化管理减排上,严格落实大气污染治理常态化指挥调度机制,建立重点区域包联专班和网格化监管体系,以精细化管理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在应急减排方面,我省将继续抓住精准性这个关键词,定期开展空气质量会商研判,开展区域联防联控,严格落实企业环保绩效等级差异化管理,坚决防止"一刀切"。(河北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