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社区新媒体报道(河北广播电视报记者 张玉军)如果说人的一生中,能把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那这个人无疑是幸运的。今天受访的罗乔乔,就是这样一个幸运的人。他在河北广播电视台常年担任读书和文化类节目的主播,他的声音透过电波如约而至,时而轻柔绵长,时而顿挫激越……总给人留下一种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的印象。前不久,他被遴选为河北广播电视台(集团)“红色广电史”的宣讲员,奔波于多地做宣讲。百忙之余他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结缘读书节目 厚积薄发
说到和读书节目结缘,还得从2015年转岗说起。当时他所在的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频率创办了一档读书节目“听见书香”,他的节目方案被领导认可,也从此开启了他读书节目的主持之路。他把这种缘分归结于之前的阅读经历,他从小就喜欢阅读历史文化类书籍,到了大学,每周六、周日的时间基本上泡在学校图书馆,沉迷于浩瀚的文史类著作。“可以不夸张地说,如果学校的图书馆没有变化,当年看过的书在什么位置,我到现在还记得清。”他言语中透着自豪,镜片后的两眼闪着光。“真的没想到参加工作之后真的有幸做了读书节目,能把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结合在一起,我觉得自己是非常幸运的。”在他的家里,书籍伸手可及,书架上的藏书有3000多册,绝大部分是诗词和历史类的。
专访名家大咖 读书为人
每年的河北省惠民阅读周都是他最盼望的,这段时间,总会有不少知名作家携新书来到省会石家庄与读者现场见面,而到场的作家都会参与现场的访谈活动。鉴于他的知识储备和经验,一些参加河北省惠民阅读周的重量级作家都会让他来做访谈,阎崇年、钱文忠、梁晓声、于丹、岳南、关仁山、彭学明等名家大咖,先后走进他的直播间。据他回忆:“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梁晓声先生来到我们的直播间,根据活动安排,我们的直播间访谈是最后一站,因为当时安排的活动比较多,加上梁晓声先生很健谈,因为临近会场快关门了,梁晓声还没到,正当我们疑惑最后一场访谈会不会因故取消的时候,梁晓声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快步向直播间走来了,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实在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你们辛苦了。说完还和现场的工作人员逐一握手,所有想和他合影留念的读者他都没有拒绝。那一刻,现场所有的人都非常感动,从中丝毫看不到一位文学大家的架子,反而是朴实,温和,平易近人。”在后面的访谈中,梁晓声先生依然非常健谈,聊了很多与河北文学有关的往事以及自己的读书故事。
罗乔乔说,和名家对话他并没有感到压力,一是因为他做足了详实的案头工作;二是从身份上他一直把这些名家大咖当作读书人,以平等交流的心态去和他们对话,因此,每次访谈都格外顺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爱读书、多读书,成就了一位位名家大咖,也润泽了他们宽厚通透的为人之道。通过‘读’他们,我增长了见识,汲取了力量,丰厚了人生阅历,更让我领悟了读书从做人开始的道理。”
金话筒志愿服务 公益助学
进入河北广播电视台,他就加入了台里的金话筒志愿服务队,每年的“推普周”活动,他都会跟随同事到一些学校参加公益讲座,每一次讲座他都会选取文学经典篇目为同学们做深入的解读。他告诉记者:“记得有一次跟随同事到曲阳县铺上小学,我为同学们讲了唐朝大诗人杜甫的《望岳》,可能是大家第一次见到省台主持人来学校讲课,而且讲的是书本上的篇目,感觉格外新鲜,因此大家听得非常认真,争抢着回答问题,互动非常积极,讲课结束之后大家给我报以热烈的掌声,让我非常感动。如果通过我的课能让更多的孩子爱上阅读,喜欢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即便辛苦奔波,我也觉得格外有意义。”参加工作十几年来,他和同事们先后走进全省的多所中小学,做了近百场公益阅读课,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扇阅读之窗。
推广全民阅读 乐在其中
工作之余,罗乔乔经常受邀到各个单位做阅读推广工作。河北省图书馆的“冀图讲坛”、石家庄市图书馆的“石图讲堂”、石家庄的各大城市书房等等,讲座的主题大多是围绕传统文化,尤其是诗词主题。“诗词里的家国情怀”“诗词里的天伦之情”“古诗词与传统节日”等等,这些主题常讲常新,也促使他不断地阅读。他之所以能够多次受邀去做讲座,除了得益于主持人良好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他的知识储备。多次的阅读推广活动也练就了他出口成章的能力,很多经典篇目、段落他都能脱口而出。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看似轻松的讲座,其实都是平时私下的积累。他告诉记者:“我非常注重背诵能力的培养,《出师表》《岳阳楼记》《琵琶行》《春江花月夜》等经典篇目我都能全部背诵,没事的时候也会拿出来温习,保证肚子里时刻‘有货’,每次的阅读分享都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能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浸润人心,这样的工作让我觉得十分有意义。”
罗乔乔的能力和努力也让自己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他先后获评首届“石家庄市十佳阅读达人”“河北省优秀阅读推广人”等荣誉,还在河北广播电视台经济频率的支持下撰写并出版了15万字的《看鉴·直隶总督轶事》一书。
见《河北广播电视报》2025年第38期(2025年9月19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