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创作上,《唐朝诡事录之长安》巧妙平衡了朝堂权谋的宏大叙事与小人物命运的微观书写,让诡案成为时代的一面棱镜。第三季回归长安,将“康国的金桃”“盛世马球案”等八个单元案与皇权之争、朝堂角斗深度绑定,权力博弈的暗流涌动贯穿始终。天子与长公主的角力中,卢凌风、苏无名等主角以身入局,在忠诚与正义间艰难抉择,让叙事兼具格局与张力。而在宏大框架之下,剧集从未忽视对小人物的关怀:被毁容的鸟奴阿摩挪小王子、与天后长相相似的胭脂铺老板女儿舞阳、复仇的琵琶女红药……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他们的悲欢离合为冰冷的诡案注入温度。所有志怪奇谈最终都落脚于“魔在人心”的永恒命题,让观众在解谜之余,看到盛世表象下的众生百态。
表现形式上,剧集实现了唐风唐貌的考据式还原与志怪诡谲的创造性表达,构建出独树一帜的中式美学。剧组斥资打造长安108坊实景,七赴洛阳考察应天门遗址,复刻的金泥窗纹、一比一还原的唐代明光铠、按正仓院藏品建模的杀人琵琶,每个细节都经得起历史考据。同时,剧集善用光影与技术营造诡谲氛围,将《酉阳杂俎》中的志怪想象转化为沉浸式视听体验。仰拍镜头强化的压迫感、框架构图营造的宿命感、明暗对比带来的悬疑感,让唐风的典雅与志怪的惊悚形成奇妙共振,打造出专属“唐诡风格”的美学标识。
精神内核上,剧集在展现家国情怀的同时,始终坚守对正义与良善的执着追求。卢凌风从冲动的少年将军成长为沉稳的守护者,苏无名以通透智慧对抗官场黑暗,他们遍历诡案却始终秉持初心,用行动诠释“守护百姓”的家国担当。这种情怀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个案件的侦破中——揭露阴谋是为了澄清玉宇,惩治罪恶是为了守护安宁。更难得的是,剧集没有陷入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而是在正邪之间留出灰度:反派角色的堕落往往有时代诱因,正面人物也会面临人性考验。
从朝堂到市井,从史实到志怪,从家国大义到人性微光,这部剧用四年时间构建的“唐诡宇宙”,不仅为古装悬疑剧开辟了新路径,更让传统文化在当代获得了鲜活的表达。而剧中关于正义、善良与坚守的故事,跨越时空引发集体共鸣,这也正是《唐朝诡事录之长安》最动人的破圈密码。张惠菊
见《河北广播电视报》2025年第47期(2025年11月21日出版)
